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百九十四章 到底是谁(第3页)

“是这样啊,听起来就知道是很好的人呢。虽然没见过面,但我觉得,他们一定很般配吧?”

“是说香川和左海吗?对,是很般配的一对,他们俩是在东京认识的。应该就快要结婚了吧。可以说,就是这个带有梦幻色彩的城市促成了他们的缘分……”

“哈,你这样的表述,听起来就好像爱情电影一样。看来你有编剧的天分呀……”

两个人就这样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听起来好像没什么要紧的话,表面上两人都很放松。

但实际上,在他们的心里却不是这样的,反而各自都在暗暗绷着一根弦儿。

说起来,倒是有点像是车窗外来回摆动的雨刷器,竭尽全力的在和风雨造成的污痕搏斗着。

势必要把已经很透亮的汽车挡风玻璃刷洗到一尘不染,苛刻到无菌的状态才是。

不知不觉间,雨变得小了。

蓝色的跑车慢慢转过一个弯道,越来越接近目的地。

女人开车其实相当慢,一直都很慢,就像刚才对话里逐字逐句的旁敲侧击,这无疑是她的故意为之。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样短的一段距离,她发现竟然治愈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恐慌。

已经有许多年了,无论出席多么盛大的宴会和典礼,她都会感到孤独。

唯独今天与宁卫民一起相处,她却一点不孤独。

人世间的事儿,往往还就是这样的。

浮华盛宴和翩翩起舞都是孤独的诱因。

而陌生男女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安静的相处,反而是能治愈孤独的良药。

“《金阁寺》我已前是看过的,但现在几乎全忘了。只记得的主题,这本书好像讲了美的毁灭……”

片刻的沉默后,女人忽然想起了今天借走的书。

便没话找话,又换了个话题。

可没想到宁卫民如是说。

“是的。不过我个人其实并不喜欢这本书的主题。甚至有点想要反对。”

“为什么?”女人好奇的问。

“因为太极端。太消极。”

宁卫民顿了一顿,“这本书的观点就是在追求一种纯粹的极致。作者认为美终须要毁灭,毁灭的才最美。他也认为死亡比生存美。人如果死去,身体只能深埋在底下腐朽,灵魂却得以上天堂。因为身体属于生存,所以灵魂更美。”

“难道这种观点有错吗?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最美的东西,往往就是毁灭的……世间有时候藏污纳垢。最美的东西一定不愿意妥协,不愿意苟延残喘,所以才毁灭。”

“可如果人人都存有这么偏激的想法,这世界就难有和平了。生活幸福的人,是绝对不会赞同这样的观点的。我们都清楚,生活从来就不容易,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其实大家都有自己的烦恼。那又怎么样呢?社会的和谐难道不是建立在相互包容和体谅的基础上吗?所谓藏污纳垢,不愿意妥协。这往往是缺乏智慧和斗争力量之人的托辞。只能体现出自我放弃的悲观。有能力的人绝不会这样,面对强大的力量。聪明人不会急于一时,而是会像下棋一样,进退有据,做出取舍。然后在隐忍中慢慢壮大自己,等待良机,最后才能用代价最小的方法实现理想。德川家康不就是这样的吗?”

宁卫民的话,让女人若有所思,似乎想起了什么。

“这……说得也是……你的想法……的确很新鲜。”

宁卫民转眼一看,顿时被女人此时的神态牢牢吸引。

尤其她的鼻梁,笔直纤巧,鼻尖有淡淡的光晕,就像精雕细琢的羊脂玉一样。

这让他忍不住去想,她的皮肤真的足以去代言任何的大牌化妆品啊。

但也是因此,宁卫民一下警醒。

说实话,他并不知道三岛由纪夫的死对于其他日本人意味着什么。

不清楚日本人对于德川家康是否怀有敬意。

更不清楚他刚才的话让女人想起了什么。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