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百零八章 餐厅相会(第3页)

“今天外面天气这么好,落日一定很美……”

“你喜欢落日?”

完全没察觉到松本庆子有异常的宁卫民啜了一口饮料,顺口问。

“是啊,你不喜欢吗?”

“喜欢啊。”宁卫民应声而答。

但随后又觉得这话答得忒没营养,有把天儿聊死的趋势,便又找补了一句。

“可每个人喜欢落日的理由是不一样的。你的理由是什么呢?”

“我吗?”

松本庆子果然开始认真考虑。

片刻后回复,“可能是因为,太阳在慢慢消逝的过程吧。每次看日落的时候,不知为何都有些怅然,总觉得眼前的时时刻刻都那么珍贵,但又无法真正被抓住,此时做什么都好像显得浪费,只能静静看着。尤其是在大海边上,漫天的彩霞会把海面也染成同样的颜色,这种强烈的对比,美得摄人心魄,但却又会让人伤感……”

宁卫民一下听出了弦外之音。

这话就像松本庆子在感慨她自己的处境似的。

确实,那么多的功成名就者,正像太阳一样高悬在天上,灿烂夺目,任人仰视。

而松本庆子也一定是对未来缺乏信心,才会非常担心自己会落日一样缓缓下沉,直至消逝不见。

“几年以前,我在京城的时候,有一次陪着一个老人在京城景山的万春亭看日落。那是景山最高处,当天也是大晴天,所以日落的景象很有氛围感。坐在亭子里往南看,夕阳斜射着故宫,成片的琉璃瓦真的金光闪烁,如同纯金打造。往北面看,除了能看到鼓楼,还有远处的山及城市楼群相辉映,天空中还时不时有鸽子飞过,美极了。那个时候,我只担心眼前的风景暮气太重,引得同去的老人触景伤情,联想到自己的年岁,便趁着天未黑,着急邀老人下山。却没想到老人告诉我,说自己之所以喜欢看落日,是因为落日能让他想起明天的太阳。”

松本庆子也意会到了宁卫民的话外之音,有点意外的说。

“说的真好呀,看来这位老人真是一个智者。”

“是啊,老人确实懂得比年轻人多。其实刚才劝你回头看的话,也是他说过的。”

“是吗?太了不起了。这个老人很懂人生啊,像个哲学家。他是你的亲人吗?”

“嗯,是我的亲人,不过是没有血缘的那种……”

松本庆子再度露出诧异的神色。

“怎么?没有血缘吗?”

“啊,没和你说过吧。我的父母早就去世了。这个老人也没儿女。所以这几年在京城,我和他就成了一家人。我们算是相依为命吧。当然,除了亲人,他其实对我来说,更是一个严格博学的老师。我从他的身上可是获益匪浅。”

宁卫民坦荡的解释了一下自己在国内的情况。

其实他的重点是想诉说自己幸运,才能有康术德这样的良师为伴。

可松本庆子身上的母性泛滥,关注度却放在了其他方面。

“你真的是孤儿吗?从什么时候没了爸爸和妈妈?”

“我也记不清了,大概是十六七岁吧。”

“那么早?你也没有兄弟姐妹吗?”

“没有,不过,邻居家的孩子对我也不错……”

“那怎么能一样呢?你……你也太可怜了……”

从没想过宁卫民会有凄凉身世的松本庆子,充满了怜悯和同情,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此时她心底只有一种冲动,就是渴望去保护他,帮助他。

过去松本庆子总因为自己和父亲的关系不睦,总觉得自己委屈和可怜。

而现在她才发现和别人相比,自己竟然是幸运的人,起码亲人们还都健康活着。

她根本无法想象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是如何长大的,又经历过什么。

也许宁卫民的那些日子,会比她演过的那部《青春之门》里那些朝鲜矿工还要苦呢。

然而完全不同于松本庆子的反应激烈。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