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心里拿定了主意,也划好了底线。
宁卫民啜饮了一口威士忌,他终于开口了。
“阿霞,我想问问,你现在还有其他的工作吗?”
不用说,为了更好的保证谈话隐私,他们说的是中文。
“没有了。我每天晚上穿成这个样子来斯纳库,可不是为了好玩。宁先生,为什么这么问?”
阿霞笑着也用港普来应答。
但反问的语气和眼神里一闪而过的锋芒,却带出了警醒的意味。
“别紧张。我没别的意思。主要是因为我来了东京才发现,这里许多在夜店兼业的女孩子,其实在白天都有正式的工作。我以为你也是这样呢。”
“啊?日本女孩子是这样的吗?那日本人可真够奇怪的。明明可以过正常人生活,非要捞偏门。”
阿霞不置可否的说,看似是不知情,但也可能是装傻。
“还是国情不同吧。你应该已经发现了,在日本,所谓风俗场所,并不是男人可以随便乱来的地方。陪酒就只是坐在客人身边,陪着聊天而已。就拿斯纳库来说,客人想要和妈妈桑、小姐亲近,发生肢体接触。唯一的机会,不过是唱卡拉OK的时候牵个手而已。这和港澳台的娱乐场所可是天差地别啊。”
“嗯,这倒是。听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过来,为什么港澳的小姐一旦赚到点钱,就要想办法跑到日本来捞金呢。原来这里的确要比港城好赚多了……”
宁卫民从阿霞的话里,多少听出了一些弦外之音。
他现在更加确定的是,阿霞的过去绝不简单,应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不过到底是什么故事,他可不想探究,常言道,好奇害死猫嘛。
于是轻咳了两声,他把话题又转了回来,认真地说,“阿霞,在东京,咱们还能遇见也算有缘。没意义的客套话咱就别说了。我就跟你来点实际的吧。如果你目前生活方面要有什么困难,就请开口告诉我吧。像是住处啊,或是债务啊。总之,经济方面的困难,只要你开口,我都愿意帮忙……”
“啊?你……这是要养我吗?”
不等宁卫民把话说完,阿霞就忍俊不禁笑了起来。
“为什么呀?难道就因为我们在大陆做过几次生意?就凭我们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还是……因为……你喜欢我?”
说到这儿,她眼中秋波流转,还故意把手轻轻搭在了宁卫民的肩膀上。
“细佬,你可要想好了呀,姐姐我的年纪可比你大多了呀。要是粘上你,想甩可就甩不掉了。”
宁卫民尽管没在女人身上下过太多工夫,花过太多心思,但毕竟两世为人。
这阿霞看似轻佻,实则是在恶作剧,还是很容易分辨出来的。
更何况他已心有所属,又问心无愧。
于是不为所动地淡然一笑,反而很坦荡地纠正起阿霞的用词不当来。
“别闹。我不是要养你,而是要帮你。是啊,就凭我们做过几次生意,见过几面。难道不行吗?你办事有信用,帮过我的忙。我们之间合作很愉快,也应该算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啊……”
“朋友?”阿霞不屑地笑了一笑,似乎是在自嘲,也似乎根本不信他的诚意。
“你可真有意思。江湖人向来都懂得,所谓的朋友,甚至是兄弟,都是用来出卖的。”
“可我不是打打杀杀的江湖人呀。我只是个商人,我信奉的是一句古训,‘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所以你没什么可担心的,我帮你就等于在帮自己……”
宁卫民继续做出了真诚的态度。
然而可惜,有句话叫过犹不及。
经常能看到社会黑暗面的阿霞反而误会他更深了。
“啊……我明白了。是不是你遇到什么麻烦了?有事找我帮忙是不是?那先说好。我阿霞做过舞小姐,开过当铺,管过地下钱庄。这三种行当,无论你要我做什么都能商量。但杀人放火,坑蒙拐骗,敲诈勒索,还请你免开尊口。我这人办事还是讲究一点规矩的,所谓做熟不做生……”
对她如此表态,宁卫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你瞧你,对我戒心太重啦。反正就是不相信我是好人,对吧?可我是做正行的呀,别说杀人放火,坑蒙拐骗了。就是那三种你最熟悉的灰色行业,我也不碰。你真的想多了。我说帮忙就是帮忙,不求回报的。”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