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49章 救活三公主(第2页)

赵英没有想到智能大师不过用十几根黑亮长针和一幅普通的药方,竟然手到病除,三公主神色仍然萎迷不振,可是呼吸、脉膊、温度均已正常,性命已是无忧。

赵英、赵家小妹询问病因,智能大师淡淡地道:“黑痰积郁在胸口,因而致病。”

智能大师治病之时,侯云策还在早朝。他记挂着三公主的病情,有些心不在焉。

临散朝时,林荣突然颁下一道诏书:“任命李重进为永兴军节度使、检校校尉,兼中书令,任招讨使,免去侍卫军都指挥使一职,同时设立西南面行营,由李重进任西南面行营都招讨使。”

三省长官为中书令、门下侍郎、尚书令,因为这三个职务位高权重,自大武以来就不轻易授人,此三职作为本官单授的情况已经极少了,中书令、门下侍中和尚书令一般只作为兼官,用于笼络藩镇,或是作为荣誉称号加赠给重臣宿将和亲王,此时,任命李重进为中书令,就是一种荣誉称号。

众官听到此任命,心中自是一片雪亮:郊外秋猎时发生了刺客事件,李重进作为负责防务地侍卫军都指挥使,确实难辞其咎,难怪会被免去侍卫军都指挥使一职,如此安排李重进已算得上仁慈义尽。

众官尖起耳朵想听由谁来接任侍卫军都指挥使一职,却只听到一声尖细的“散朝”声。

散朝后,侯云策径直来到中书门下,今日轮到他担任执笔宰相。

侯云策心神不定地坐在中书门下地大堂里,今日早朝的诏书下得极为突然,陛下事先并没有和几位宰相商议,他端起一杯清茶,慢慢地品了半天味,这才取过了厚厚的一叠奏折。

从大武时起,翰林学士专门负责内廷的制诏书敕,即专掌“内命”。由于朝林学习常在君主之侧,是天子的私臣,也是天之地心腹之臣,职位不高但权力不小,发展前途更是不可限量。特别是在大武内乱之后,局势纷乱,深谋密诏多出自翰林学士,翰林学士的权任无形之中加重了。除了负责内制外,还参与枢机和决策,大大分割了宰相的权力,被称为“内相”。

这一次调动李重进的诏书,就是出自翰林学士窦仪之手。

窦仪还有一名族兄名为窦俨,窦俨在显德四年任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现任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也是林荣近臣。窦仪、窦俨这两名窦家子弟,因为是天子近臣,实际上也有着部分决策权,成为不是宰相的宰相。

另外,枢密侃、端明殿学士也或多或少地分割了宰相地权力。

林荣是一个甚为精明的皇帝,精明当然表现在方方面面,不让大臣们一枝独大就是林荣一贯坚持实行的手段,侯云策感到束手束脚,其他宰相、枢密使同样感到诸多牵制。这也正是林荣“平衡”的结果。

午饭时间,一名太监过来请侯云策用膳。

侯云策跟着太监来到宫中,林荣满脸春风,看上去精神极好。一扫早朝时的满脸冰霜。

“朕没有想到智能和尚医术高明到这种地步,一幅普通药汤,几根黑针,就能妙手回春。”林荣搓着手,兴奋地道,“道士唐适也算是得道之人,今日却无功而返,反而是智能和尚立了大功,看来朕对僧人也有偏见。”

侯云策心中一宽:少林寺智能大师果然不负重望。

御膳房陆续在侯云策的桌子上放了六个盘盘罐罐,大坛子是香气扑鼻地五花肉块,还放着一些圆圆的山茹,另外还有一罐烧猪蹄、一盘爆腰花。侯云策曾经征过西蜀,一看这些菜口,马上意识到这些全是西蜀菜,西蜀菜自然就和李重进联系起来。

果然,两人吃了几口。林荣放下牛角筷子。道:“李郎很快就要西行,秦川受西蜀影响很大。饭菜多是西蜀味,今日朕特意让厨师作几样西蜀菜来尝尝,果然好味。”

侯云策也跟着放下筷子,笑道:“夺取幽云十六州以后,大林军就到成都府去转一圈,尝尝正宗的成都风味。”

林荣没有过多绕弯子,直接又进入了北伐主题:“李郎是大林重将,由他到西南组成行营,西蜀必定认为我军在春季将展开进攻,从这一段时间汇集的情报来看,契丹军根本没有防备我军进攻的准备,战备极为松驰,这声东击西之计看来已经取得了成功。三月份,若我军进展顺利,打到幽州之后,契丹人未必能把主力调来。”

侯云策一直没有接触到大林朝的间谍组织,其得到的情报都是林荣转给他的。但是,军情营派到幽州的军士不断提供重要情报,和林荣的情报不谋而合。他想了想,道:“汴河水军全部移师到大野泽,在那里加紧训练,水师全军已达到了两万人,大小战船在四百多艘,其中运兵船近一百艘,以玄蛟船为主力,其余船只为辅助船和后勤辎重船。这些战船均可以到达益津关,过了独流口,大军就只能下船了。”

“契丹人作梦都不会想到有两万大军会由水路到达益津关,此战出其不意,契丹人必败无疑。”林荣说话间,眼光灼灼闪亮。

两人都对北进地图了如指掌,也不用读图,就仔细讨论水师北进的细节,这些细节已经讨论过无数次。

讨论持续了两三个时辰,要结束之时,林荣随意道:“侯郎上一次建议把禁军一分为十,很有道理。只是这样一来,各部力量太弱。朕准备把禁军一分为六,为铁骑左右厢、控鹤左右厢、龙捷左右厢、虎捷左右厢、羽林左右厢和汴河水师,每军二万人,设都指挥一名,副都指挥使两名,以铁骑左右厢为例,最高统领为铁骑都指挥使,其次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和铁骑右厢都指挥使,他们各统领一万人马。”

禁军新军制,在侯云策提议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实质上是把殿前司和侍卫司一分为六,每一部都有两万人马,实力均不弱,却实质解决了一枝独大的问题,此提案优于侯云策最初的提议。

侯云策禁不住赞叹。

回到府中,孟殊和杜刚已在府中等候多时。侯云策先到了主院,赵英昨夜熬了一个通宵,今日三公主无恙之后,赵英心情放松下来,躺在床上很快就进入了梦乡,侯云策见赵英睡得极香,也就没有打扰他,直接到了别院。

杜刚身穿质地极佳的圆领青色长袍,腰佩玉带,留起了两撇小胡须,极有富商派头,只是神色间隐隐带有一丝沉郁之色。经过了小莲子意外身亡地挫折,他已迅速成熟起来,更有了男人的味道。

“唐适住在白云道观之中。他确实来自西蜀,据白云道观的小道士讲,唐适是成都府极为有名的道士,道法精深、武艺高强,更是一名杏林高手,另外,和唐适相斗的两位道人也查清楚了,中年道人名为凌靖,女道士名为柳青叶,凌靖是许州大户,家里颇有财产,在大梁城里城东有一个小院落,至于凌靖和唐适为何打斗,一时半会没有查清楚。”

飞鹰堂虽然官府和军队脱离了接触,但是在大梁城仍然广布眼线,各类消息灵通得紧,找几位外来道士并不困难。

杜刚等到孟殊汇报结束之后,补充了一句,道:“凌靖和柳青叶,在郑州和我们交过手。”杜刚出自少林,武艺不弱,却被凌靖轻易击败,因此对凌靖记忆颇深。

柳青叶在数年前曾和侯云策有过打斗,令侯云策万万没有想到,柳青叶居然当了道士,这大大出乎侯云策的意料。

(第二百四十九章)

热门小说推荐
曹操是我爹[三国]

曹操是我爹[三国]

文案原名三国之曹孟德之女不求上进母胎单身多年的外科医生曹欣在一台十几个小时的开颅手术之后昏睡醒来,就被一个妇人紧紧抱在怀中,差点儿窒息。妇人却一无所觉,伤心欲绝的对着一个个头不高的大胡子大喊曹孟德,欣儿没了,我再也不想见到你,和离!大胡子一脸悲伤道阿姊莫闹,孟德此生只有你一位正妻。曹孟德?天下还有谁敢叫曹孟德?曹欣瞪大了眼睛,然后就看到这二人围着自己,都是热泪盈眶!穿成曹操跟原配丁氏不存在的女儿,曹欣看着自家老爹的脑袋,努力克制住蠢蠢欲动的手,警告自己此生只要不打他脑袋的主意,不死就是躺赢了。此生父母双全,何须上进?爱女平安,爱妻丁氏也不闹着和离了,为此曹孟德将其视若珍宝,疼爱有加!任何要求都满足。爱女虽然闹腾,但是每次闹腾之后,往日求而不得的人才就直接投奔而来。直到某一日,爱女拽着一个白衣少年郎,说要嫁给他。曹孟德看到自己求而不得的人才,控制不住的大吼一声不可!孟德之爱女,此生不嫁人!招赘!ps男主赵子龙,因为他长的帅!但是不会太早出现。内容标签天之骄子随身空间种田文历史衍生轻松主角曹欣,赵子龙┃配角丁氏曹操┃其它一句话简介穿成曹孟德之女,直接躺赢了!立意始于颜值忠于人品vip强推简评孤儿出身的外科医生曹欣死后穿成史上不曾出现的曹操嫡女。生来多病的她拥有了会无条件宠爱她的阿母丁氏,以及情绪多变,别扭但也纵容她的阿父曹操。身处乱世,又体弱难养,为了活下去,曹欣拜师华佗,在系统的帮助下开始了自救救人甚至救世之路本文风格轻松,故事温馨,亲情表达细腻感人。作品以女主的视角带领读者细细欣赏曹操曹家众子弟蔡文姬郭嘉赵云等一众历史风云人物的魄力及魅力,情节有趣,节奏舒爽,阅读感颇佳。...

重生俏了时光

重生俏了时光

著名设计师钱浅被堂妹从二十楼推下时,大厦的大屏幕上正在播报着新闻钱浅再度醒来,她哥哥还蹲在大枫树下数蚂蚁,她的事业,她的人生等等一切都还没有开始...

望断秋水——缘来是你

望断秋水——缘来是你

这是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一部苦难打拼史,从农村考进省城的贫困大学生李秋水,凭借个人不断努力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奋斗中遇到各种阴影和困难,在自己的拼搏和朋友的帮助下披荆斩棘勇闯难关,最终逆袭成功,更是收获一段唯美的爱情,还带领家乡人一同致富。希望以此激励每一个奋斗在成功路上的人,加油。...

北颂

北颂

寇季魂穿北宋,成为了千古名相寇准的从孙,作为一个标准的官三代,他本该走马架鹰,过着最嚣张的纨绔生活。  然而,当他拿着便宜父亲邀他入汴京享福的信入京以后,...

本王姓王

本王姓王

王朝历经千年,而屹立不倒。王柄权偶然得到仙人垂青,得到修真秘法,师父却于当日遭了雷劈。王柄权再次醒来,已然回到了千年之前,成了傻王爷。本想做一条咸鱼混吃等死,却处处不得安宁。主角被逼无奈,只得扮猪吃虎,习无上武艺,退百万雄师。再回首,已立于万万人之上。天道渺渺,王柄权不知不觉已成执棋之人。...

我在异界建个城

我在异界建个城

穿越到异界的恒彦林,不小心砸死了女帝的宠物,为了保命,只好卖身的故事。这是一本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