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二十五章 骑队(第1页)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大清早的时候,诸葛亮就带着几名随从,在公安城的城墙上巡视。

往日里登高远眺,满眼都是苍翠田野,农人往来,有生机勃勃的人间气象。但现在向城外看,只有枯黄林木和荒凉的河滩,再远处,则是阴沉晦暗的天空。天空的东北侧,现在有浓密的黑烟,时不时还腾起红色的火光,那是油口附近芦苇荡被焚烧的结果。

这场熊熊大火是魏延放的,目的是烧毁突入油口的吴军舰船,但现在还不知道实际战果如何。冲天烟火反倒一度震骇了公安城里的百姓,一时间人心惶惶,几乎诱发大规模的骚乱。

好在诸葛亮很快就止住了骚乱。前几日里,他已经就各种情况作了种种应对方案,每一名左将军府的僚属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旦骚乱发生,每个人只要按照属于自己的那份方案行事,有的去安抚里坊,有的去弹压街面,于是很短的时间里,一切都恢复正常。顷刻后各路消息汇总过来,没有形成财货和人命的折损,只有诸葛亮的嗓门变得有些嘶哑。

他觉得有些奇怪,明明自己并未大声吼叫,这嗓子哑得好没来由。

油口的大火依然在烧,中空的芦杆在火舌炙烤之下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轻响。而无数轻响混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嗡嗡声;再混合着火势带起的风势,汇成沉闷但是铺天盖地般的轰鸣。

眼下站在城头,诸葛亮能够看到的,听到的,就只有这些。魏文长半个时辰前遣一信使通报战况,之后就没有音讯了。明明油口和公安城的距离如此之近,难道是因为战况激烈,以至于无暇通报?

这不可能。这样的火势,没法在其中展开大规模战斗。

多半是魏延根本没想起来通报战况。

这并非魏文长刻意所为,而是性格如此;或者说,武人们多半都是如此。这些习惯出生入死的刚毅汉子,只会服膺于能和他们同上沙场、并肩搏战的袍泽弟兄,而下意识地排斥圈子以外的人。平时,他们在有关士卒训练、军械配备、后勤供给等方面,还能够遵循军师中郎将的指示;一到战时,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武人有武人的骄傲和自信,这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只是……没有油口前线的消息,总让诸葛亮觉得有些心神不定。这并非基于战场经验,可哪怕没有领兵作战的经历,只要对东吴地方将领稍有了解,就会疑问:程普、吕蒙、甘宁都是宿将,他们三方面发起的攻势,就这么简单莽撞,就这么直来直去?

是否果然如续之的猜测,当前已经出现的两路敌军都是佯动,而真正的吴军主力,还在蓄势待发?一时想不清楚。何况,与作战相关的一切,必须得仰赖雷续之和魏文长两位,自己能做的也只是看好这座公安城。

诸葛亮确信,公安城的城防不会有问题。

各处里坊都已戒严,街道上有甲士巡逻,严防异动。

城尉和游徼等武职吏员出面组织了壮丁,武库发给兵器,随时可以上城警戒防御。极限情况下还可以动员丁女、老小等,按照每五十步四十人的密度登城。

城头上的防御武器,诸如弓、弩、钩镰、长斧、长枪乃至滚木礌石之属已经布设到位。防御设置如飞冲、行楼之类也都齐备。

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当务之急,是要搞清楚吴军动向,他们究竟有什么谋划?之后会不会有新的动向?如果有,所动用的人马从何而来?有多少人的规模?是想速战速决,还是围城久战?如果要久战,他们有没有攻城器械,有没有粮秣支持?

只有把这些弄清,才能因其势而利导之,而非处处被动应对。

诸葛亮下意识地挥了挥羽扇,待要号令。

站在稍后方的王跃还是头一次面对这位玄德公的肱股之臣,有些紧张,误以为诸葛亮在召唤自己,一个箭步上来:“军师?”

“嗯……是舒望啊……”诸葛亮温和地对他笑了笑:“这里的情形便是如此,你莫辞辛苦,尽快回报给续之。后继局势如有变动,请续之随时联络。”

“是。”王跃恭谨行礼,快速沿着步道下去了。

诸葛亮沉思半晌,看了看簇拥在身边的僚属们。他的嗓子还是哑,所以说话的声音只能压低些:“宗预!你带二十骑,出城沿江向西查看,无论有无发现,每隔五里,遣回一骑……若发现有什么异常,探明情形之后,立刻返回禀报。”

叫作宗预的是一名二十来岁,颇显英气的年轻人,这时候担任左将军府记室书佐,在同僚当中有文武兼备之誉。听得诸葛亮交付任务,宗预摩拳擦掌地上前一步,大声道:“宗预明白,出城沿江向西查看,每隔五里,遣回一骑报信,若有异常,探明情形后立刻折返。”

“去吧!”诸葛亮挥手道。

宗预快步下城,立即在城下点起二十名骑卒。

正待喝令打开城门,忽听城楼上人纷纷道:“稍待!稍待!南面有两支骑队过来了。”

公安城最初只是一个结纳江北流民的营地而已,整座城池是去年年初拆除了半座孱陵城,然后把拆下的砖石木料搬运来建造的,所以规模甚小,城门只有两座。

一座在北,通向油口;一座在南,与前汉时修建的峡江水陆道相通。也就是说,公安城的陆路出入,大都经过南门。

此刻,渐渐接近南门的其中一支骑队,乃是雷远和他的扈从们。

在击破程普所部之后,雷远所部一边休息,一边打扫战场。适才这一仗虽说摧枯拉朽,但毕竟也是以三千对四千的较大规模战斗,将士们无论体力、精力都有些损耗。换了其它的军队,恐怕休息三五个时辰都不一定够。

但庐江雷氏部曲在灊山中挣扎惯了,士卒们较能吃苦耐劳。何况眼前的情形与当年且战且退跋涉千里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所以他们仅过了小半个时辰,便全军再度出动,向公安进发。

但即使如此,雷远还觉得有些慢。

这没有道理可言,纯属不安全感作祟。雷远总觉得,在面对吕蒙这样的对手时,再怎么仔细,再怎么谨慎也不为过。为此,他派出大量侦骑以确保行军路线的安全,随即命令郭竟负责督促全军加快行军的速度,本人带了数十名骑兵先行一步,赶往公安。

与程普所部的战场,在公安城的东南方,与城池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二十里。因为要绕过重白湖的关系,实际路程大概在三十里出头。一行纵骑奔驰,须臾间就已接近。这时候,处在骑队先导的李齐忽然看见西向通往江峡的道路上,也有一支骑兵奔来。

“这是哪里来的骑队?”李齐皱眉。

这些日子他跟在雷远身边,眼光和见识都有点长进。一看这支骑队,顿时便想到:公安以西是乐乡,再往西北是张飞的宜都郡辖境。然则此时张飞已率军随同玄德公南下,而乐乡这边……李齐又凝神看了看,他不认得这支骑队中的任何一人。

热门小说推荐
皎皎入怀

皎皎入怀

皎皎入怀是酌颜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皎皎入怀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皎皎入怀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皎皎入怀读者的观点。...

钓系美人恋综养崽

钓系美人恋综养崽

钓系美人恋综养崽由作者喜马拉雅种猫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钓系美人恋综养崽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我先抽个卡

我先抽个卡

所谓一时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而这就是一个主角不断开挂,永不停歇的故事…...

我能看见正确的怪谈规则[无限]

我能看见正确的怪谈规则[无限]

规则怪谈降临全球,每一个规则怪谈的出现都代表着无数生命的陨落。只有通关怪谈,才能活着离开。规则怪谈降临的第十年,全球联合怪谈研究协会总结出了一系列通用规则。怪谈通用规则书一不要在怪谈中迷失...

诡医

诡医

诡医诡医小说阅读其他类型类型小说诡医由作家黑猫睨睨创作2043年,天边一道黑色的裂缝,像一道狰狞的疤痕,沉甸甸的压在人们头顶。据说靠近裂缝的人和动物都会被污染,他们会像疯子一样袭击人类,和他们接触...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农学教授朱襄穿越成战国乱世的赵国平民,好不容易生活有了些起色。携家里所有细软跟豪商跑了的长姐将外甥丢给他,说她和另一个豪商好上了,不方便带孩子。气愤的朱襄刚想把孩子送与他人养,却得知这个孩子名为政,其父为秦国王孙异人。朱襄茫然,我外甥是嬴政??但我姐不叫赵姬,叫春花啊!为了不让始皇帝从历史中消失,朱襄决定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养育始皇崽。叮的一声金手指耕种系统上线,与历史名人的好感度可兑换良种。朱襄泪流满面地亲了亲始皇崽的额头不愧是始皇崽!真给力!看舅父为你种出万里江山!很久以后,秦始皇俯首案牍间小憩,仍能梦见童年那一幕。舅父牵着他的小手,走过漫长的田埂,指着接天的金黄色穗田。政啊,舅父有一个梦想,将良种种遍日月所照所有土地,让黔首都能吃饱肚子。舅父,政把日月所照所有土地都打下来,给舅父种田,好不好?啊?哈哈哈哈哈,好啊。舅父让他坐在肩上,哈哈大笑,政的国土扩张到哪,舅舅的田就种到哪。大手握住小手。一言为定。注意1本文文风通俗,多现代词汇,人物之间称呼和对话不依循先秦古例(比如用你我不用汝吾),温馨养崽团宠轻松种田日常群像文2为了剧情需要,人物和大事件时间都有微调,有大量杜撰人物和事件,参考大量野史,谢绝考据2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对本文剧情不喜请立刻止损点×,作者能力有限,别指望我能改,请选择符合你喜好的作者支持3正版读者人人平等,请勿拉踩喜欢本文的读者为作者的XX,我就一臭码字的,我不配4周三入v,有防盗,日更,有事断更会请假。但每日更新时间不定,0点前写多少发多少。0点后早上9点无更新,大家可以健康睡眠,不用熬夜刷,每天睡觉前或者起床时看一眼刚好。内容标签穿越时空种田文系统爽文主角朱襄,嬴小政┃配角战国那群人┃其它一句话简介农学教授养始皇崽崽的种田日常。立意我愿黎民皆温饱,欲平天下济苍生。vip强推奖章农学教授朱襄穿越成赵国农家子,没想到居然是秦始皇的舅舅。于是朱襄养养始皇崽,种种地,与历史名人交交朋友,偶尔发挥一下现代人的智慧出谋划策,就这么混成了战国第一名士长平君。本文主角性格乐观,崽崽懂事,朋友真挚,长辈慈爱,主角帮助的人也都知恩图报,是一篇金手指大开的团宠种田,历史爽文,满足了读者对战国时期诸多遗憾,阅读体验十分畅快。作者文笔老道,语言诙谐有趣,风格轻松愉快,擅长描写历史群像,重要历史场景极具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堪称历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