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7章 争锋(第3页)

他可不知温柔体贴之类的字眼该要怎么写。

可突如其来的否定,包括这一系列带着侮辱挑衅性质的话语,让他觉得非常的不爽。

他说:“从来没有女人能拒绝我。”

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不是吗?在这个世界上雄性之间的竞争钱权利之外,就是对配偶的竞争,卫明阳他一直在赢。

杨夕呲出两颗虎牙,恶狠狠地一笑:“就你这样,我还真看不上!”

卫明阳大怒,魔龙轰然而出包裹着雪白的身体,惊心动魄的凛凛之威:“放肆!”

杨夕看着他,忽然低低的笑了一下,觉得今天还真得跟这个拎不清掰扯掰扯,究竟他为什么那么招人烦却不自知。

杨夕原地坐下来:“卫帝座,你想知道为什么我师父白允浪,和无间兵主薛先生都看不上你吗?”

看不上这个词儿十分具有贬义。若换个时间换个人物,卫明阳必然一魔龙上去把这人叼起来吃了。

可现如今他苦困于心魔,几十年不曾进阶。正苦苦思求找不到自己所应该入的道。

先是一个白断刃,后是一个薛无间,以这两个人物为主角的心魔,他吃了一个又一个就是灭不干净

而杨夕,恰好是一个又了解白允浪又了解薛无间的人。

也曾弟均未明阳生性傲慢其实秉性是很单纯,他想知道,于是他就坐下。一屁股坐在魔龙身上,抬手招出一件黑一套在头上,暮气沉沉的道:“你说。说得有理便饶你不死,说的不对,你今日也就不用出这道门了。”

他抬手指了指杨夕背后的门。

杨夕极其狂妄的一笑,并不怕他,开口道:“因为你不仁,不义,愚蠢至极,没有人心,不可理喻。”

魔龙轰然一声咆哮,音波当场把杨夕撞的侧翻出去,以后被撞在墙上。

卫明阳怒吼道:“大胆!”

杨夕靠着墙角,唇角流出一道血线,阴阴地抬起头:“看,这就是你的不可理喻。”不等对面那个拎不清再次发火,“你到底还听不听?”

卫明阳脸色变了几变,冷哼一声,不说话了。

杨夕抹了抹唇角的血迹,窝在墙角,这一次开口多注意了用词的褒贬。毕竟,杨小驴子的脑袋即便再结实也禁不住照着墙头一次一次的磕。

杨夕说:“卫帝座,您法术高明、修为深厚、英明神武,统领修者三百六十城中人口最多的夜城。号称天下第一正道魔修。天下百万修士,战力强过您的恐怕不足三千……”

卫明阳冷哼了一声,并不十分吃她这一套。

却听杨夕掩都掩不住的声音里的鄙视道:“可是为卫帝座,您告诉我,被困死狱之前,您杀过任何哪怕一只海怪吗?”

卫明阳那高傲的自尊心仿佛遭到了狠狠的一记锤击,刚要说话。却被杨夕打断了。

“半路碰上的不算。”

卫明阳哑然了许久。卫明阳那高傲的自尊心仿佛遭到了狠狠的一记锤击,刚要说话。却被杨夕打断了。

“半路碰上的不算。”

卫明阳哑然了许久。

忽然又冷酷道:“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他们自己的修为不够自己太弱,难道都等着别人来救吗?”

杨夕闻言嘿然一笑,一拍大腿:“歪理!”

“原来这么些年你就是靠着这样的歪理,来通融自己无所作为的吗?即便是禽兽,雄狮尚知为身后的妻小保卫领地,头马也知道身先士卒抗击狼群!

“在其位,谋其事。有其能,担其责。物竞天择,从来是没有办法的时候,才要牺牲种群里的弱小,我们昆仑也一直就是这样干的!可我们也知道,自己是雄狮,是头马,天下大劫冲上去,血肉之躯筑城墙。”

杨夕小驴子瘫在角落里。竖起一根指头,对着一脸呆愣的男人摇了摇,忍不住嘲笑出声音来:

“还是你想跟我说,人不如兽?”

喜欢修真-师姐的剑请大家收藏:(www。cdxsw。org)修真-师姐的剑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