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一十章 照晴碑(第1页)

碑庐四周很安静,只有陈长生一个人。昨天的情形却完全不同。当时数十名考生围在在这座碑庐前。场间很是安静,但人数太多,难免还是会显得有些拥挤,衣衫磨擦与走动的声音始终没有断绝过,甚至到了夜里,人们也没有离开,而是点起了庐前的灯笼。但毕竟天书陵在这个大陆上已经存在无数年头,很多宗派学院,都有人进天书陵看过石碑,早已总结出很多经验,在大朝试之前便做过交待,考生们在最初的激动之后,醒过神来,想明白观碑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要好生保重身体,于是按照师门的吩咐,去陵下寻找休息的居所,此时应该都还在熟睡之中。

陈长生不知道这些过程,认真地看着石碑。

石碑的碑面是黑色的,上面有无数道或粗或细、或深或浅的线条,那些线条不知道是用什么锐物雕凿而成,转折之间颇为随意,布满了整个碑面,其间有无数次交汇,显得繁复莫名,如果以带感情的眼光去看,或者说把那些历史的意义附加其上,或者可以从在这些线条里看出古拙的意味,但如果冷静下来,把那些情绪以及对天书的敬畏尽数去除,这些线条其实没有任何规律,更没有什么意味,就像是小孩子胡乱写的东西。很多学者甚至觉得这些线条真有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这本来就是多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解碑流派。

陈长生今天第一次看见传说中的天书碑,自然没有能力作出任何判断,之所以当目光落在碑面上,心跳便开始加快,不是因为一眼便看懂了什么,也不是因为发现自己看过些线条而震撼,只是传说出现在眼前自然带来的情绪波动

是的,他看过这座天书碑上的这些痕迹,或者说碑文。

没有什么机缘巧合,也不是什么奇迹,很多人都看过天书碑上的这些难以理解的碑文——天书陵外那条正道两旁的所有小摊上都有碑文拓本贩卖,外郡来天书陵参观的游客几乎人手一份,要知道,这些拓本向来是天书陵卖的最好的纪念品。

无数年前,便有天书碑的拓本在世间流传,当人类王朝阶层渐趋森严之后,曾经有帝王试图禁止天书陵里的碑文拓本流出,然而本就已经有很多拓本在外,而且这种诱惑太大,根本无法禁止,所以只能不了了之。

尤其是天书陵前陵的十七座石碑的碑文拓本,在前皇朝时期,甚至进行过三次公开发卖,拓印了十几种官方版本,至少印了数百万份,在为内库换回一大笔财富的同时,也为民间很多家里垫牌桌提供了很多柔软合宜的纸张。

天书碑拓本能够广为流传,除了实在无法禁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两点。首先,看天书碑拓本和直接观碑是两个概念,无数年来,无数修道者早已证明,只有在天书陵里,亲眼看着石碑,才能明悟碑文里隐藏着的天道真义。其次,能够流传到民间的天书碑文拓本终究数量有限,大部分都是前陵的这些石碑碑文,要知道能够接触到更多石碑的人,必然都是修道有成的强者,哪里会贪图这些名利,比如,像天凉王破这等天赋惊人的强者,当年在天书陵里也只看了三十一座石碑,那么即便利令智昏,他也没办法把后面的那些天书碑文拓印下来,然后带出天书陵去。

陈长生到京都后,在天书陵外的李子园客栈里住过一段时间,每天都会看到摊上摆着的那些天书碑拓本,自然也随手买过好些,那些拓本刚拿到手里的时候,他还是非常兴奋,直到发现那些没有任何意义,才扔到了一旁。

但站在天书碑,亲眼看到碑上的那些线条,则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

千万年来,这座石碑在庐下沉默无言,依然神秘。

黑色石碑上的那些线条,在陈长生的眼里浮了起来,碑面右下方那道本来深陷石质里的刻痕,忽然间变成了一道隆起,附在其边缘的数十道细线,也随之离开了石面,竟给人一种飘浮的感觉。

陈长生知道这是错觉,这是神识与天书陵发生联系之后,对真实视界的一种于扰。小时候在西宁镇旧庙里读道藏的时候,他看过很多国教前辈对观碑的记载,所以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未感到吃惊,而依然保持着绝对的冷静

所谓变化其实没有任何变化,那只是光影的改变,客观真实还在那里。

无论阴晦还是暴雨,无论石碑上方有没有这座庐,无论碑面是湿还是于,看着是幽暗的,还是刺眼的,碑始终还是碑,碑上的那些线条,始终还是那些线条。然而碑文与民间流传的那些拓本相比,最大的区别不正在于这种变化吗

位置是相对的,外显也是相对的。

位置随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外显随环境而变化。

想要确定位置,便需要确定所有参照物的位置。

想要观察到不变的客观真实,是不是首先便要看懂环境对客观真实的改变?

观碑者需要读懂的信息,需要明悟的道理,是不是就隐藏在这种变化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站在庐前,陈长生看着碑文,保持着相同的姿式,很长时间都没有动。

朝阳已然全部跃出地平线,朝霞远看着天书陵,送来一片暖意,晨林里的寒意渐渐被驱散,天书碑的侧面被染红,很是美丽。

看着石碑边缘的那抹红,陈长生闭上眼睛,静了会儿,然后转身。

他不再看碑,而是望向碑庐四周。

林梢已经被尽数染红,仿佛将要燃烧,远处那些若隐若现的碑庐,更难确认方位。他从陵下走来,到了这第一座天书碑前,路便到了尽头,再没有路通往别的那些天书碑,然而都说天书陵只有一条路,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朝阳燃烧了林梢,红艳的光辉照亮了庐侧先前一片幽晦的山崖,这时他才看到,崖上刻着几行字。

热门小说推荐
皎皎入怀

皎皎入怀

皎皎入怀是酌颜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皎皎入怀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皎皎入怀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皎皎入怀读者的观点。...

钓系美人恋综养崽

钓系美人恋综养崽

钓系美人恋综养崽由作者喜马拉雅种猫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钓系美人恋综养崽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我先抽个卡

我先抽个卡

所谓一时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而这就是一个主角不断开挂,永不停歇的故事…...

我能看见正确的怪谈规则[无限]

我能看见正确的怪谈规则[无限]

规则怪谈降临全球,每一个规则怪谈的出现都代表着无数生命的陨落。只有通关怪谈,才能活着离开。规则怪谈降临的第十年,全球联合怪谈研究协会总结出了一系列通用规则。怪谈通用规则书一不要在怪谈中迷失...

诡医

诡医

诡医诡医小说阅读其他类型类型小说诡医由作家黑猫睨睨创作2043年,天边一道黑色的裂缝,像一道狰狞的疤痕,沉甸甸的压在人们头顶。据说靠近裂缝的人和动物都会被污染,他们会像疯子一样袭击人类,和他们接触...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农学教授朱襄穿越成战国乱世的赵国平民,好不容易生活有了些起色。携家里所有细软跟豪商跑了的长姐将外甥丢给他,说她和另一个豪商好上了,不方便带孩子。气愤的朱襄刚想把孩子送与他人养,却得知这个孩子名为政,其父为秦国王孙异人。朱襄茫然,我外甥是嬴政??但我姐不叫赵姬,叫春花啊!为了不让始皇帝从历史中消失,朱襄决定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养育始皇崽。叮的一声金手指耕种系统上线,与历史名人的好感度可兑换良种。朱襄泪流满面地亲了亲始皇崽的额头不愧是始皇崽!真给力!看舅父为你种出万里江山!很久以后,秦始皇俯首案牍间小憩,仍能梦见童年那一幕。舅父牵着他的小手,走过漫长的田埂,指着接天的金黄色穗田。政啊,舅父有一个梦想,将良种种遍日月所照所有土地,让黔首都能吃饱肚子。舅父,政把日月所照所有土地都打下来,给舅父种田,好不好?啊?哈哈哈哈哈,好啊。舅父让他坐在肩上,哈哈大笑,政的国土扩张到哪,舅舅的田就种到哪。大手握住小手。一言为定。注意1本文文风通俗,多现代词汇,人物之间称呼和对话不依循先秦古例(比如用你我不用汝吾),温馨养崽团宠轻松种田日常群像文2为了剧情需要,人物和大事件时间都有微调,有大量杜撰人物和事件,参考大量野史,谢绝考据2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对本文剧情不喜请立刻止损点×,作者能力有限,别指望我能改,请选择符合你喜好的作者支持3正版读者人人平等,请勿拉踩喜欢本文的读者为作者的XX,我就一臭码字的,我不配4周三入v,有防盗,日更,有事断更会请假。但每日更新时间不定,0点前写多少发多少。0点后早上9点无更新,大家可以健康睡眠,不用熬夜刷,每天睡觉前或者起床时看一眼刚好。内容标签穿越时空种田文系统爽文主角朱襄,嬴小政┃配角战国那群人┃其它一句话简介农学教授养始皇崽崽的种田日常。立意我愿黎民皆温饱,欲平天下济苍生。vip强推奖章农学教授朱襄穿越成赵国农家子,没想到居然是秦始皇的舅舅。于是朱襄养养始皇崽,种种地,与历史名人交交朋友,偶尔发挥一下现代人的智慧出谋划策,就这么混成了战国第一名士长平君。本文主角性格乐观,崽崽懂事,朋友真挚,长辈慈爱,主角帮助的人也都知恩图报,是一篇金手指大开的团宠种田,历史爽文,满足了读者对战国时期诸多遗憾,阅读体验十分畅快。作者文笔老道,语言诙谐有趣,风格轻松愉快,擅长描写历史群像,重要历史场景极具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堪称历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