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百九十三章 还要苟延残喘吗(第1页)

“快,快将我王兄扶回王宫去!”孙权惊慌的大喝道。

左右的士卒们,纷纷将孙策扶起,扶下了城头。

孙策昏过去,这城头之上,自然便是孙权做主,孙权当即下令,命太史慈统领城头兵马,以防魏军趁机进攻,孙权则扶着孙策,急急忙忙的赶往了城中王宫而去。

城头上,吴人已是慌乱了一团。

陶商看到城头出现乱象,却并不知道,孙策已然被他气晕了过去,所以就并没有即刻发动进攻。

建业城主城墙高城厚,且多依钟山覆舟山建,颇为坚固,想要一时片刻攻破是不现实的。

陶商今日前来之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孙策耀武扬威,通过陆逊的归降,来打击吴人的精神斗志而已。

看到城头的吴人出现乱象,陶商就知道,自己的意图达到了,不由笑了起来。

而在前方处,陆逊已抢在吴人放箭之前,拨马而归,归往了本阵。

“大王识人之能,当真是无人能及,末将服了!”荆轲见状,忙是向陶商一拱手,由衷的赞叹道。

左右等众将们,也纷纷对陶商投以惊叹的目光,佩服于陶商的识人之能。

“孙策已经气够了,走吧,回营喝酒去,今天本王要跟你们喝他个不醉不休,回营!”

陶商哈哈大笑,拨马归往大营。

六七万的魏军将士,无不是放声大笑,挟着得胜的喜悦,追随着大魏之王,昂扬还往大营。

片刻之后,魏军的狂潮方才退去,城头上,几千吴军士卒们,方才长松了口气。

而这个时候,太史慈兵败,潘璋被杀,以及陆逊投降魏国的消息,早已遍传全城,一城的吴**民,皆已知晓了这惊天的噩报,一时全城哗然,本就不安的民心军民,顿时又陷入了更加动荡不安之中。

建业,吴王宫。

一辆马车匆匆而至,停在了王宫门外,气色苍白的周瑜,在士卒的搀扶之下,下了马车,急急的赶往了王宫之中。

此时的周瑜,伤势方才好了一半,本来不府中养病中,听到了城北大败,孙策气晕的消息之后,便再也坐不住,不顾病躯,强行赶来了王宫来看望孙策。

当周瑜赶到了王宫时,整个王宫上下,早已乱成了一团,失败和焦虑的阴影,笼罩了整座王宫。

孙策也只是一时怒火攻心,气晕了而已,并没有受什么沉重内伤,此刻已然苏醒过来。

他听闻周瑜出赶到时,便忙传令周瑜入内。

片刻之后,周瑜带着一脸关怀和忧虑,匆匆忙忙的步入了内宫,当他看到孙策已醒之时,方才松了一口气。

“大王,胜负乃兵家常事,大王千万要保重身体才是,大王可是身系我大吴的安危存亡啊,千万不能有事。”周瑜方一行礼,便苦口婆心的开解道。

“败到了这个地步,还能再用胜败乃兵家常事来解释么……”榻上的孙策又是无奈,又是叹气,无力的摇着头。

“是瑜无能,屡战屡败,没能为大王分忧,请大王千万不可丧失斗志啊!”周瑜心有惭愧,急是伏跪下来。

“唉……”孙策无奈的又是一叹,拂手苦笑道:“败到这般地步,非你一人之错,本王也有失策,公瑾你也莫要太过自责,快起来吧。”

孙策也想怪周瑜,但他却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怪谁也没有用,除了寒了人心之外,根本于事无补。

而且,孙策对周瑜再了解不过,深知周瑜的统兵能力,每一步的决策,都可以说是极得兵法之妙,就算换成自己,未必能比周瑜做的更好。

要怪的话,就只能怪陶商太厉害了,把周瑜的每一步决策都克制到死。

就连他自己,不也是屡屡败给陶商之手么,他又有什么理由来怪怨周瑜无能。

“多谢大王宽恕。”周瑜这才暗松了一口气,站了起来,脸上却依旧留有几分愧色。

“公瑾啊,这一仗咱们失利,又损了数千兵马,还失了潘璋这员大将,就连陆逊那逆贼,竟然也叛投了陶贼,到了这般地步,本王也只有信任你了,你说说看,本王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