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百七十章 花园宫殿(第2页)

北边几处铁链紧锁的门户也没用红油绿漆的宫廷风,完全是按照民间富户的格调,采用的素油黑漆朴实门户。

但真等铁链铁锁被打开,两辆三轮车一前一后从汽车房的入口进了马家花园子里面。

再看到的情景,却能让人立刻为之惊喜,感到由衷的欣慰。

院内修复的建筑多数是带有前廊的。

灰筒瓦覆顶,隔扇座花、雀替、墀头、门墩、柱础等处雕刻华丽,图案精细。

脊饰牡丹、荷花等图案,立体感也非常强。

那些房上、壁上,曾经经历过岁月侵蚀的的壁雕、砖雕,原本残缺部分也无不补足了。

“步步锦”的窗棂和“梅、兰、竹、菊”的门雕同样是新做的。

实事求是的说,这些房舍游廊看起来竟然比天坛的北神厨,南神厨的修复工程还要精巧几分。

尤其此园最别致之处,在于其巧妙的院落空间划分。

园内几乎没有使用隔墙,各院均以假山和游廊来分隔,或宽阔,或幽深,或小巧,形态各异。整体布局颇为疏朗,看似散漫,空间毫无严整的感觉。

从进入园门开始,行进路线就不断在假山和廊子之间来回穿插,迂回曲折,更有一步一景的效果。

说真的,宁卫民是委实是没想到这房子修得那么精彩。

居然几近完美地恢复了旧日的风貌,看上去那简直就是新房。

虽然素油黑漆的主色基调,没有红油绿漆那么雍容华贵,但却显得格外古朴雅致。

在他眼中,这座老宅院就像一个本已经风烛残年的迟暮美人。

如今经过巧匠精工的修复,就像这位老美人服下了青春不老药一样。

又重新焕发青春,变得风姿绰约,绮丽万千。

不是吹牛啊,就这房子、这院子,怕真是能比得上京城最知名的恭王府了。

毫不夸张的说,要在这儿拍个《大宅门》之类的电视剧,怕是原版的在取景方面就要汗颜了。

当然了,这后一句纯粹就是废话。

马家花园嘛,当年的京城首富,那还用多说吗,肯定是顶格了。

就是同仁堂乐家的老宅子和花园子都在,那也没法和马家花园比啊,其间差着档次呢。

毕竟开药铺的乐家在京城并非顶层的富豪,还得排在“八大宅门”之下呢。

那么好了,不妨再设想一下,这次前来,就连宁卫民都被马家花园的旧貌换新颜给惊讶到了。

罗广亮和小陶就更别说了。

这两个小子是从小在穷杂之地,大杂院里长大的。

何曾会想得真正富豪的生活,何曾见识过这么一大片宫殿一样的花园子啊。

大宅门儿终究是大宅门儿,他们今儿可算是开了眼了。

那丝毫不亚于王府侯门的房屋规模、形制,透着豪阔、尊贵的气魄,把他们一下子拽入到“楼殿无人春昼长”的陌生处境中。

再加上层层叠叠院落寂寥,越往里走越深,跟没有尽头似的,完全就是“一入侯门深似海”的现实写照。

不用怀疑,无论是青石条台阶、包铜的门槛、还是鱼鳞瓦顶勾勒出的天际线,又或是房屋正脊两端向斜上方高高扬起“蝎子尾”,都给这俩蹬着三轮车在大花园子里串游的小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就难免让他们在走马观花的途中,生出了一种以为自己身在电影布景中的不真实感。

说“如梦似幻”这个词儿,可能有点过,但兴奋和吃惊却是必然的。

其实罗广亮还好一些,毕竟年岁大点,性子也稳当。

自己目瞪口呆也就罢了,不会有出格的举动。

可小陶却是野惯了的主儿,难以抑制的兴奋中,往往行为就不受控制了,需要一定的情绪发泄。

于是,他对着那空旷的院落,对着那些青瓦白墙,飞檐翘角,肆无忌惮地扯开了嗓子吼唱起来。

“美丽的鲜花在开放,开遍锅炉房。锅炉房的窝头真叫香,我想吃窝头,又怕窝头烫,只好坐在锅炉房旁,等着窝头凉。”

这首歌曲内容虽然相当朴实,但却没有掌声。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