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作为华美最早建立的两座地方城镇,西点镇以及宋河对岸偏北的银谷镇,定居人口已经分别达到了18000余人和16000余人,其城镇建设完备程度几乎仅次于首都曼城和青城市。如果放在其他州,这样的城镇发展规模早就应该改镇建市了,但偏偏这两座城镇在过去二十年里却一直挂着镇的头衔。
一开始似乎还觉得受到了轻视,不过随着社会本地化进程的深入,镇的称谓也渐渐成为了西点镇和银谷镇一种值得炫耀的老资格标签。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全国各地政府机构里的处级以上的官员背景,至少10的都可以追溯到西点镇或银谷镇。两镇为国家每座新城镇的诞生和发展都贡献了力量,享有“国家孵化器”的美誉,并为两地国民带来越来越多的另类优越自豪情结。
受最初的国家拓殖政策和民风氛围影响,两座城镇的居民其实一开始都互相视为竞争对手。不光普通居民有事没事经常互相调侃嘲讽对方,两地的地方官也都绞尽脑汁地在经济上寻找特色亮点,以求在城镇发展上高出对手一等。
当采矿业因为矿区储量减少而渐渐衰落后,西点镇政府立马出台了鼓励轻工业的政策。水泥建材、玻璃器皿、香烟、皮革制品、高档瓷砖、果酒成为地方经济新强项。
因为地理环境的限制,西点镇的平原极为稀少,从1635年起,西点镇的农业就走上了大规模蔬果种植、酿酒、蘑菇、家禽饲养路线。山区果园、蔬菜种植园、蘑菇培育场、家禽饲养场、酿酒作坊等私营产业加起来大大小小有近200家,相应产量在宋州仅次于波特市和泽西市,果酒产量更是全州第一,供应着宋河沿线多个城镇的餐桌消费。
仅仅是首都曼城,每天都要消耗掉至少35万枚禽蛋、10000只鸡鸭、40000公斤蔬果和6000瓶果酒,其中至少15万枚禽蛋、2000只鸡鸭、13000公斤蔬果和3000瓶果酒都要靠西点镇来供应。
每天晚上21点整,西点镇内河码头就会发出满载鸡鸭、禽蛋、蔬果、果酒的货船前往首都曼城,然后赶在次日凌晨5点前将货物送入曼城各个街区市场。为保障物流顺畅,除了国内首创的专用禽蛋运输箱和货船,西点镇政府甚至还将新区港口一座码头栈桥定为了家禽蛋类专用输出口岸。
诸如此类,西点镇每年仅在农副业上就可以获得超过30万美元的税收。
西点镇发展得风生水起,银谷镇也从没有服输过,甚至因为首任镇长孙弘毅创立的“剑走偏锋”的经济发展思路,银谷镇的经济产业更加富有特色。
北边山区即使矿点众多,但银谷镇并没有选择采矿业作为突破口,药材种植依然是独霸天下。不光药材种类越来越丰富,种植规模也越来越大,国有医药集团的最大生药初加工和制药基地干脆就定在了银谷镇。
家具、瓷器、搪瓷、泡菜、制药属于银谷镇产业强项,但由于同样面临平原地形有限的缺陷,银谷镇的农副业也不得不另辟蹊径。
早在1625年,时任镇长的孙弘毅就单纯以“个人爱好”大规模引入了亚洲竹种,让经济竹类在银谷镇北边山区里大面积落户。等到十几年后竹林都快要“泛滥成灾”的时候,银谷镇也就顺其自然地又增加了竹类制品加工产业,银谷竹业公司的竹材、竹炭、竹菌、竹笋、竹器迅速垄断了国内市场,高档造纸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由银谷镇当年一批老居民迁居建立的海州东福镇,是银谷镇名符其实的“兄弟”城镇,其快速崛起的经济发展成为银谷镇的取经对象。依然是孙弘毅闲来无事的提点,东福镇的养蜂业在1637年被银谷镇果断引入,然后又在孙弘毅的幕后投资下,70多户银谷镇居民共同创立了“银谷蜂业公司”,直接走上了规模化经营模式。
银谷镇本地的农场蔬果园蜜源其实很有限,于是每年春夏两季,由银谷镇的养蜂户组成的采蜜大军就会如蝗虫一样奔赴宋河沿岸各地扫荡天下,蜂蜜、蜂胶、王浆和蜂蜡再运回银谷镇进行初步加工。
银谷蜂业公司眼下拥有蜜蜂5000多箱,各类员工超过500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几乎一半,企业年纯利润超过10万美元。作为自然界五种永不变质的食材之一,银谷镇的蜂蜜产品还少量出口到欧洲,其疯狂的发展劲头甚至把东福镇的“老师们”都吓住了。
至于每年全国养蜂业产出的总共不到300公斤的延年益寿的名贵蜂胶,则完全属于一群越来越“怕死”的穿越众家庭的独享商品。这么点“紫色黄金”,平摊到每个穿越众家庭也就最多几百克,完全供不应求,每公斤售价高达400美元,几乎是后世价格的50倍!
这里自然还有一个小话题,就是幕后拥有银谷镇几大优势产业不少股份的孙弘毅,就靠着这个曾经被许多穿越众鄙视为“犄角旮旯”的银谷镇不断吃香喝辣,不声不响地就成为穿越众里排名前二十的富豪家庭,还落了个极佳的名声,也算是让人大开眼界了一把。
这种各有千秋的地方经济大较劲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西点镇和银谷镇之间的互补依赖也渐渐形成。
银谷镇为西点镇提供玻璃和建材原料,西点镇的家禽饲养业所需的半数饲料也来自银谷镇。
西点镇为银谷泡菜公司供应大量新鲜蔬菜,当地大规模的蔬果种植园更是成为银谷蜂业的重要蜜源区。银谷镇的农业所需化肥,也有六成来自西点镇,居民餐桌上至少80的鸡鸭蛋类都要从西点镇采购,包装药品和泡菜的玻璃器皿更是对西点镇有着高度需求。
到了最近几年,西点镇和银谷镇的经济产业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相互转移,两个隔河相望的城镇的共融度越来越高。拖了那么久,两镇的人口和经济规模都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镇建市的阶段。
但如此近距离的两座人口上万的宋州大城镇,再建立两套独立的地方行政班子似乎也有点浪费管理人才,于是内阁最终做出了两镇合并建市的行政调整。
按照国家的安排,西点镇和银谷镇将在1642年8月1日那天正式合并,成立“联合市”。这样一来,新的联合市人口将超过34000人,从而名列曼城市和波特市之后,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城市经济总量排名也将进入全国前十。
看起来声势颇大、前途光明无限,但国家的“好心”是否会让彼此较劲了二十年的两地老国民买账,就不得而知了。
……
1642年7月19日,星期六。
上游连续几天的雨水让宋河的水位上涨了不少,好在城镇沿河堤坝在过去二十多年里持续完善着,所以西点镇和对岸银谷镇的河道不再被以往的春夏季水患所困扰。
即将成为“联合市西点西区”的西点镇西部,十几年前的郊外山林丘陵现在已经成为一片风景优美的高档社区。一处布满果树和梯田蔬菜园的丘陵坡地前,坐落着一座漂亮的西式庄园,门前的精致金属围栏、雪白的石造花台、碧绿的草坪和参天的老橡树,无一不显示着这里居住家庭的上流社会地位。
“米妮亚,你再淘气,我就把你放到花台上永远下不来!”
一座花台前,一位身穿高档西式礼裙的欧裔金发少女,正故意气呼呼地对着花台前一个没事就喜欢抬手去扯花枝的小女孩“大发雷霆”。
一张精致可爱的娃娃脸,一头天然卷曲的金色长发,秀美苗条的身段,17岁的少女正是花季绽放的年龄。而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似乎根本就不怕这个“美女小姨妈”,只是抓着一朵刚扯下的鲜花围着花台跑来跑去。
看到这一幕,正在庄园四周打理菜地果林的仆人们都笑了。无论是那位美貌的少女,还是屁大点的小女孩,都让这些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们露出了真挚的微笑。
“哦,我看到了,是爱丽丝小姐!她果然回西点镇了!”
“爱丽丝小姐真漂亮!听说她考上了常春藤高校,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位高贵的天使!”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由作者阿茹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甜宠打脸双洁上一世,素未谋面的真千金找上门,姜长宁才知道自己假嫡女的身份。ampampbrampampgt 侯府众人也因为姜络进府对她的态度恶劣了起来。ampampbrampampgt 姜母养不熟的东西,都是你害得我的阿络吃了那么多苦!ampampbrampampgt...
元熙九年,应州大旱,秋收仅二三成,冬奇寒,人畜多有冻死。上班族赵林穿越乱世,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依靠能吸收异兽精魂的灵兽图,觉醒熊的力量,豹的速度一步步走上武道长生之路。...
一觉醒来,姜离成为镇武侯府最不受宠的庶子,不得习武不能修道,更沦为赘婿贱籍,逼他去嫁连克三位夫君的未亡人。开局不顺,前途暗淡无光,姜离却意外获得道家最强神通天罡三十六变和盘帝遗骨。斡旋造化斡旋天地,玄堪造化,以无生有,以死为活,变化万物。颠倒阴阳使天地失其序,日月失其常。回天返日洞察诸天,遍照阎浮世界,亿万恒沙界,能显现过去现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