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大人,前些日子由滞留鸡笼县码头的东联集团商船转来书信。七夫人等人已经平安返抵华美京城。”一份从东联集团商船电台里抄录的书信又放到了桌上。
“嗯,知道了,你下去吧……对了,那个东联集团的探矿队还在鸡笼吗?”颜思成点点头,又喊住了转身的下属。
“回大人,风雨封港多日,还未归航。不过听闻此次探矿队在鸡笼南山又发现了多处矿脉,金银铜煤不计其数。”下属赶紧拱手行礼。
不再搭理下属的恭谦态度,直到书房里不再有一人,颜思成这才从一边的镇纸下抽出一摞搁置了几个月的精致纸张。
挺括的纸张封面写着一行大字:大员联合开发投资项目规划。落款是中华美利坚共和国商务部、华美东方联合集团。整套联合开发计划书,包含了一揽子的工农业合作项目。
工业方面,计划书里再次提及了东联集团大规模参与鸡笼县矿产开发。只要大员方面接受联合开发的条件,划出相关项目的产业股份四成,那大量的华美采矿机械就能进入大员,而且这些机械都是无偿赠予。诸如颜家已经开发出的硫磺、煤炭等矿场产出,东联集团也提出了优先购买权。
其次,东联集团还将在大员投资建立一座大型水泥砖瓦工厂,由大员方面提供劳力和原料,股份对半分。
另外,鉴于大员之前引入的蓖麻和蓖麻蚕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东联集团将出口先进的缫丝机械,帮助大员建立一家生丝缫丝厂,以及一家大型蓖麻油榨油厂,届时大员的生丝和蓖麻油产量品质将大幅度提升。股份占比和采矿项目差不多,东联集团要占这些工厂的三成股份二十年,还必须用东方银行的贷款,而且所有产出必须全部出口到华美。
农业方面,东联集团打算在东宁府、天兴县和颜家联合建立一系列大型农场,总规模达到10万亩,以先进的农业机械入股,依然是二十年合同三成股份。但要种植什么,还是必须由东联集团说了算,东联集团还拥有农场产出的定价权和优先采购权。
总而言之,各种强买强卖,让大员看似突飞猛进的同时,被人捏住了脖子。
“七姐啊七姐,华美再怎么照顾我大员,也终究是外邦。请神容易送神难,就怕是大哥在世,也不会轻易答应吧?”
想起颜七姑在奔丧结束之时劝说大员接受华美联合开发条件的临别话,颜思成对着这份未来几十年会让大员的命根子掌握在华美手里的联合开发意向书是唉声叹气。
酒色无度的颜思海已经身体全跨,连迎接华美访问团的精力都没了,华美派来的医生检查之后,给出的答案是“如果好好保养,还能多活几年”。
华美方面已经暗示将支持自己掌握未来的大员政权,但这一切,又必须建立在“紧密合作”的基础之上。
不答应又能如何?去年华美的亚洲舰队搭载着东联集团代表团访问大员,这份文件就是由钱老三当着华美亚洲舰队司令刘畅的面送上手的。如果再拖着不答应,也许华美方面就会选出另一个姓颜的吧?
说起脾气,颜思成自认为还是有一股书生硬骨,士可杀不可辱,但经历了一场被郑家暗中胁迫的蠢事后,颜思成也终于看清了大员颜家立足的根本是什么。没了华美,他颜思成其实什么都不是。
别说是大员颜家现在有上万精兵,就算是十万又如何?华美海军邀请自己参观大员澎湖水师和华美亚洲舰队的联合演习,那如修罗场般的舰炮覆盖,至今都历历在目。
反反复复想了好久,颜思成终于长叹一口气,用毛笔在文件上签下了一个“可”字,然后放在了待处理文书中间。大概不久之后,就有专人和华美东联集团的代表在香港正式签署合作协议。RS
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两次飓风会光顾东海,此时的海峡两岸无论是福建还是大员,除了极少部分察言观色熟悉老天的海商渔民外,基本没人敢离岸。
声势颇大的风雨笼罩了厦门岛,历史悠久的东南沿海古城沉静地匍匐在海风呼啸中。不时一股巨大的风卷还会掀起某些简陋民房的房屋瓦梁,如戏耍的玩具一样在昏暗的雨幕中飞扬。水寨已经出现了一些海水倒灌现象,无数的小船冲撞着码头,偶尔还有被风雨吹上岸的小舢板,十分滑稽地在水漫金山般的水寨内陆晃来晃去。
一直到深夜,风暴才渐渐淡下,曾经漆黑一片的厦门城才渐渐亮了起来,依稀还能听见有人在风暴中不幸遇难后的百姓哭泣声。
外面的风雨飘摇才堪堪过去一夜,而福建海防总兵府的书房内,第二天一大早,郑芝龙就端坐在书案后,波澜不惊地练习着书法,似乎对这场肆掠厦门的风暴从头到尾都未曾关心过。
书房外,还流淌着房檐雨水的滴答声,走廊里,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占满了全副武装的亲兵,从中往返书房的丫鬟仆人都紧低着头,不敢出声。
自打被大明朝廷提升为福建海防总兵后,郑芝龙就把自己的老窝搬到了厦门。虽然金门也经营了很久,但厦门这里和大陆更加难分彼此,各方面条件比金门岛好上太多,所以短短几年下来,厦门在郑家的大把投入下,百姓人口增加很快,海贸的兴盛程度也仅次于隔壁的泉州和漳州。
这些年郑家在大明东海的发展非常顺利,借着郑鸿逵担任舟山副将的契机,把势力正式延伸到了舟山群岛。舟山历来都是大明海禁的死穴,从16世纪初开始就是大明东海的走私基地,无论是海商还是海盗都人数众多,势力混杂。连剿带降收复了当地一些地头蛇之后,利用舟山成熟的地理条件,郑家在东海的贸易盘子又比以前扩大了不少。
日本贸易锁国,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郑家,现在郑家几乎吃下了琉球和日本贸易的绝大部分。在和大员颜家的竞争中,山东、辽东和朝鲜的商路也大多被郑家掌握。利用眼下大明天灾人祸的乱局,郑家放弃了南洋奢侈品路线,将贸易重心重新放回到基础民生货物上。
两广、江浙的稻米、茶叶、生丝,南洋的精盐、精糖、布匹、火油、火柴、食用油、肥皂、药品等等,郑家从上述商路中都获益极大,并支撑起郑家越来越庞大的海陆兵力。到了崇祯十六年,公开掌握在郑家手里的大明福建、浙江的边镇兵马,就已经超过五万,还不包括散出去的诸多裙带关系,成为了大明东海名副其实的超级大军阀,被明廷又加上了诸如都督同知之类的官衔。
又一张纸写满了大黑字的草书完成,郑芝龙瞧了几眼,一把抓住揉成团,轻轻丢到脚下。
“大哥,好兴致啊,那么大风雨,还有闲情定力写字作画。”
正从一边的丫鬟手里接过茶杯,就听见一声爽朗笑声。抬头看去,一位衣甲鲜亮的青年大步走进书房。
“五弟不在营里好好待着,大风大雨地来总兵府干什么?有什么要事吗?”郑芝龙捋了把自己的短须,平静地将茶水一饮而尽。
郑芝豹,也是郑芝龙的亲弟弟,排行老五。和四哥郑鸿逵一样,有了大哥郑芝龙在福建官场上的影响力,郑芝豹也年纪轻轻加入了官二代俱乐部,不光加例入了南京国子监太学生,今年还被授予了泉州南路参将的职衔,算是彻底为郑家包圆了整个泉州周边的营镇统辖权。
“大哥,方才收到了广州来的飞鸽传书,弟已经抄录好了。”郑芝豹的相貌比之大哥郑芝龙年轻时还有卖相,此时轻轻一笑,就递上了一封已经抄录好的书信。
“无非是赵有恒在广州编练新军一事,还有什么新鲜的。或是那李国助在吕宋兴兵起事,被西班牙人所破?”郑芝龙不以为然地将信丢在桌上,并不打算去看。
“吕宋方面,只有细碎传闻。不过两广那里,倒是变动不少。赵有恒在广州碰了钉子,但在琼州却获得了地方士绅的大力捐助,不光如此,听闻去年被大员颜家逐出的水师游击张建业,也投了赵有恒,封了个守备,担任新镇总教习。”郑芝豹见兄长有点不耐烦,赶紧提醒。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何况一个小小的土蕃宣慰司水师游击,有何大惊小怪的……”郑芝龙微微一愣,不过旋即又恢复了平静。
“不止这些,听闻张建业上任伊始,即从香港雇了不少华美退伍兵头,为新镇操练兵马。”郑芝豹压低了声音,表情十分怪异,“大哥,就算是和华美眉来眼去的大员颜家,这些年也未曾如此宽敞过。若没有赵有恒的默许,张建业有什么胆子能和华美走得那么近?而且去年始,从南洋内输大明的军械大减,此举定然另有隐情!”
“你是说赵有恒在谋取华美之助,以募编新镇?大概与那琼州南海商号也脱不了干系。”郑芝龙冷冷一笑,许多年修身静养下的情绪,此时居然出现了一丝波动,“张建业能入广东新营,必定也是有人撮合了。好一个华美,十几年前兴兵东来,强扶大员颜家、吕宋李国助和琼州南海商号,如今又把手伸向了两广!”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由作者阿茹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年代辣媳有空间,带着三宝去种田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甜宠打脸双洁上一世,素未谋面的真千金找上门,姜长宁才知道自己假嫡女的身份。ampampbrampampgt 侯府众人也因为姜络进府对她的态度恶劣了起来。ampampbrampampgt 姜母养不熟的东西,都是你害得我的阿络吃了那么多苦!ampampbrampampgt...
元熙九年,应州大旱,秋收仅二三成,冬奇寒,人畜多有冻死。上班族赵林穿越乱世,成了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依靠能吸收异兽精魂的灵兽图,觉醒熊的力量,豹的速度一步步走上武道长生之路。...
一觉醒来,姜离成为镇武侯府最不受宠的庶子,不得习武不能修道,更沦为赘婿贱籍,逼他去嫁连克三位夫君的未亡人。开局不顺,前途暗淡无光,姜离却意外获得道家最强神通天罡三十六变和盘帝遗骨。斡旋造化斡旋天地,玄堪造化,以无生有,以死为活,变化万物。颠倒阴阳使天地失其序,日月失其常。回天返日洞察诸天,遍照阎浮世界,亿万恒沙界,能显现过去现在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长生从天罡三十六变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各位书友要是觉得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