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个时候正是春天的尾巴。桑干河的水流到了一年最低的时刻,虽然不至于搁浅,但也行不了大船。杨继盛只能乘坐一个座比乌篷船稍稍大一点的小船,晃晃悠悠的向西而去。
一路到了御河流入桑干河的地方,才转到向北。
这御河,就是当年正德皇帝从此到大同,因此才有了御河的名字。
这一条河更是在大同城下流过,与十里河一起成为大同周围重要的灌溉水源。
这个时候,水位很浅,也只有杨继盛的船上在河上。
此刻的杨继盛却看见了一个壮观的场面。
他远远的看过去,就田间架起了大鼓。无数百姓光着膀子,手中拿着农具。听着鼓声的命令,就好像一条线一般,整整齐齐的向远处走去。
这是在春耕。
周梦臣紧赶慢赶,也不得不承认,有一些迟了。
所以,要抓紧时间,将耽误的时节给补上去。
周梦臣与官员乃至于百姓中的老农一个个商议,最后才想起了这个办法。看上去就好像是打仗一般,所有人的都一律军事话管理。对与大同外围的土地暂时放弃,暂时想将大同周围,十里河御河这一带的土地全部种上。
也就是说,周梦臣查抄的五十万顷,其实没有可能在今春耕种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梦臣为此又重新下了放田令。
也就是说,任何人见到土地没有耕种,在官府报备之后,都可以耕种。如果土地是官地,则可以向官府申请佃种,官府收田租。如果是私人,官府在其中调节,让种地出一笔钱,算是补偿田主。
至于田主不愿意。那就按大明律来办。
大明律对于土地撂荒,是有惩罚的。当然了,大明律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一致空文,但是周梦臣愿意,还是能拿来用的。
总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大同春耕尽量多耕种土地。
即便这粮食最后不到官府手中,但是民间多一口粮食,朝廷也少一点负担不是。
于是乎,周梦臣将一切事务都放后面,一心一意的放在春耕之上。
这副场景在杨继盛这里却有另外的感受。
杨继盛感受到的是杀气腾腾。他说道:“周兄,治民如治兵,有如此百姓,大同军的能力,也可想而知,有周兄如此大臣在,朝廷北疆无患。”
杨继盛的评价不能说对,也不能说不对。
不能说对,那是杨继盛理解错误了。因为这种场景,并不是而今才有,也不是周梦臣独创,这种用鼓声传令,指挥百姓干农活的手段,在汉代就有,甚至在南方一些地方还是有保留。
只是后来田产改变,从集体协作,变成了精耕细作。这种场景就不在了。
甚至可以说,农耕民族步卒军阵强悍,也是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上面来的。
另一点,他说的也对。
大同百姓与军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任何一个人往上数几代,都在军中的,因为整个大同一带,都是迁移过来的卫所军户。所以他们对军队的方式,是非常习惯的。稍稍训练一点,就适应了。
甚至此刻各部军队也都分散在春耕队伍之中了。
周梦臣只留下马芳的万骑在边墙附近警戒,其余的人手,都放开了用。有一个算一个,都去春耕去了。
这才有如此壮观的场景,比如击鼓指挥的一些人,他们本身就是军中的军官。
杨继盛到了大同附近下了船,禀报了自己的官职,找来马匹,却发现只有一些驴子,一问才知道,所有马都去拉犁了,大同的牛数量本来就有限,又经历去年一场战乱,不知道多少牛成为人的口中食,牛筋与牛皮成为战略物资。没奈何。周梦臣只能事急从权,用马耕代替。只是杨继盛来的时候走的路不一样,没有发现而已。
喜欢奋斗在大明请大家收藏:(www。cdxsw。org)奋斗在大明
清水大队有两个鳏夫。两个人就像是一对儿对照组。一个勤劳肯干一个偷奸耍滑。一个坚毅硬朗,性格坚毅一个软弱无能,脸嫩体弱。一个言情男主必备大姓,顾,名顾凛,妥妥男主的名字另一个百家姓大姓,平平无奇...
小镇小子得到家传神针的医术传承,一路高调,一路高歌这片山我包了种草药,你们干活儿利索点,我这急着给老婆们花钱呢!村长找我?没空,我现在哪有时间搭理男的啥?诊所来了个俏寡妇?告诉她,我马上就到!...
周太祖应长川以乱臣贼子之身终结乱世开疆僻壤,创严刑峻法影响千载,一生功过参半。死后数千年,依旧粉黑无数,是名副其实的历史书上最腥风血雨的男人。千年后博物馆里,黑粉江玉珣吐槽应长川穷兵...
一个聊天群将不同世界的人连接在了一起。诸天万界有太多的遗憾。继国缘一到死都没能杀死无惨,没能让自己的兄长安息。波风水门没能拯救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也饱受恶意。琦玉老师秃头之后没有在享受过真正的战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萧炎在自己老师被抓走的时候只能无能为力。蔷薇看着被饕餮毁灭的城市,只能跪在地上,悔恨自己的无能。路明非在深井中抱着干枯的小怪兽尸体,最终用14的生命为她报仇。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力,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加入了这个连接诸天万界的聊天群。因为这个群群主很够义气,有事他是真的上。...
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东京深情传说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古代小户女由作者竹笋君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古代小户女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