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乱弹一通
曹休去了扬州,陈群去了荆州。
得益于两位辅臣在尚书台养下的良好习惯,又结合皇帝曹睿的要求,仍然是五天一封报告。
战况丶军情丶气候……这些来自前线的信息,按照五天一次的频率从寿春和襄阳,向洛阳的朝廷汇集。
基本改变了之前曹丕时期,有事报告丶没事就不报告的散装状态。
若是一个正常的朝代,边疆有警,朝廷一口气从四名辅政大臣里派了两名出去,都城可能已经战云密布丶士民百姓可能也开始忧心忡忡。
但恰恰相反,大魏就不是一个正常的朝代。
两位辅政大臣离开洛阳出镇边疆,就像无事发生一样。公卿百官丶士民黎庶,该怎麽生活还是怎麽生活。
无他,大魏丶或者说曹魏,用兵打仗就如家常便饭一般。尤其是都城的洛阳人,可能有这个时代最大的心脏。
且不说东汉末年袁绍丶董卓等人作乱洛阳,也不说武帝曹操布武四方,就拿先帝曹丕在洛阳称帝之后来说吧。
黄初三年伐吴丶讨凉州叛乱,黄初五年伐吴,黄初六年又伐吴。
连皇帝都有一小半的时间不在洛阳,现在派两个辅政大臣出镇有什麽稀奇的。
对打仗什麽奇怪的,肯定都是刚来洛阳的外地人。真正的洛阳人,早就习惯了打仗的日子。
此时,洛中的辅政大臣,只剩大将军曹真和录尚书事司马懿两人。
四个人变成两个人,依旧是一文一武,平衡的很。
此前敢言直谏的陈矫,已被召入到了宫中为侍中。
刘晔丶辛毗丶黄权丶陈矫。四名侍中日常为皇帝出谋划策,又有刘放丶孙资掌管机要。
对于皇帝曹睿来说,这六个人,就是他主要的智囊团了。无论是从军事丶民政丶机要等等方面,这些人的履历都可覆盖。
曹睿有些感慨,相比东吴丶蜀汉,魏国的可用之人还是多了不少。
但烂摊子一样不少。
别的不说,就说任何皇帝都必然要把握的禁卫军权,在曹魏就是一个烂摊子。
曹睿上次去带着黄权和锺毓二人去武卫营的时候,发现魏国的中军竟名义上归陈群领导。
一个颍川士人掌了兵权,听起来挺不可思议。但归根结底还是先帝曹丕的乱指挥。
曹睿自己一个人查阅纪要文章有点慢,已经挑灯熬夜了几个晚上。最后还是把黄权拉了过来,两人慢慢梳理,才搞清楚了魏国中军的历史沿革和来龙去脉。
为什麽选黄权,而不是选刘晔丶辛毗丶陈矫这些人呢?是因为黄权是从蜀汉投降过来的,没什麽历史包袱,又是纯纯的外地人,只得听命于皇帝。
皇帝嘛,最喜欢用这种无牵无挂的孤臣了。
在黄权的帮助整理资料之下,魏国军事架构的各处细节,在曹睿的脑中已渐渐清晰起来。
这事真不怪曹睿不清楚细节。谁让曹丕一直不让曹睿接触军事,直到死前最后一天,才将曹睿立为太子呢。
书房内。
黄权整理了桌案上散落的纸张:「陛下,臣已经初步整理好了,已经都记录到纸上了,现在是否需要汇报一下?」
曹睿打了个哈欠,看着烛光下同样疲惫的黄权说道:「时候不早了,那就长话短说,今天过一下大概详情,剩下的朕慢慢看吧。」
黄权点了点头,清了下嗓子说道:「陛下,我大魏的中军,最初以武帝创立的虎豹骑和宿卫部队为基础。」
「虎豹骑先属曹纯丶而后又归曹休丶曹真统领。」
皎皎入怀是酌颜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皎皎入怀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皎皎入怀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皎皎入怀读者的观点。...
我从亮剑开始崛起是抗战三郎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我从亮剑开始崛起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我从亮剑开始崛起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我从亮剑开始崛起读者的观点。...
只需要阅读武功秘籍,各类书籍都能大有裨益。...
三周目开局,死遁周目倒叙穿插18章重修完毕,可重新观看,评论与剧情对不上正常,以当前版本为准松江时雨是一个游戏玩家,只有刷满经验值才可以脱离游戏回到现实。 而经验值只有在恰到好处的死亡...
杨林枫和柳依依,这曾经彼此爱慕的两个人,多年后是否还记得那个怦然心动的午后?往昔的许多人和事,似乎已经忘却了大半。忘掉了过去的好与坏,也不记得故人的恨和爱。时光,似乎把我们抛弃。抛弃就抛弃吧!万物都是时间的家具,用的破旧了自然要被丢掉。然而,我们却又格外的珍惜,只是想把这些仅有的记忆紧紧地抓住,永远的留在脑海。其实还都记得吧,只是不怎么提及。而有的人也还愿意像个拾荒者,在记忆的角落里,寻一些旧人旧事来,在偶尔的时光里,偶尔地回味回味...
灵气复苏,灾变来袭。人类需要与各类魔兽争夺生存空间的世界里,穿越而来的徐易发觉他的人生就是一款卡牌游戏。狩猎魔兽?殺!暗箭难防?闪!下毒谋害?无懈可击!此人有绝顶天赋?哼顺手牵羊!有人问大佬,外面的兽潮怎么解决?徐易只需打着哈欠,慵懒的回答一声弓箭手准备万箭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