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3章 昆仑反扑六(第3页)

薛无间却并没有就这么放过他,他不是白允浪,训个小辈还给留面儿。

“而且你到底明不明白什么叫尸修?尸修向来不强,但他们绝对是战场上最麻烦的敌人。一旦我们和新的敌人开战,别管是我们的死尸还是敌人的死尸,不论他是十岁的尸修还是练气的尸修,一个法决掐过去,站起来就是一片的敌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没有敌人来袭,你想怎么安置这批人?等昆仑来接应的时候一起带回去?你知不知道自己刚灭了人家满门呐!你当都是死狱那群臭不要脸,半点立场都没有的丧家犬吗?还是你打算回去也后也分出一千个昆仑来,每天盯守他们?”

释少阳脸都白了,虽然邢铭也常骂他,但那种挖苦的骂法,反而不像薛无间的就事论事,这么的令人难堪。

可薛无间还没有说完,“然后,你留下一群女人是想做什么?你知道不知道死狱那群没一个好东西?没有女人也就算了,现那群死狱的人渣要是疯起来,你是杀谁?你那八千多个游击队员,够不够死狱一万两千个疯子拼的?”薛兵主这么厚道人,竟也忍不住讥讽起来:“那些人对你昆仑可没什么好感,正憋了浑身的劲想要闹事,你可真是人家瞌睡你给送枕头啊!”

不但释少阳面红耳赤,连杨夕都愣住了

杨夕不禁道:“如今他们还要等着昆仑的接应,说不听命令我信,真的造反,不至于吧?”

薛无间却摇摇头,道:“这场仗,赢得太容易了。”

杨夕和释少阳都懂了,赢得太容易,以至于两拨队伍,并没建立起什么同生共死的感情。以至于这些人很可能没什么危机感。以至于他们很可能没太瞧得起昆仑的接应,极可能有胆大之徒认为凭着自己也是可以走出南海的。

释少阳紧张道:“先生,那怎么办?”

杨夕果断请命,认真道:“我现在去把他们都剁了!”

薛无间一巴掌抽在杨夕脑袋上:“剁了!剁了!你脑袋里就不能装点正常的办法?大都打完了,再说杀俘,你当少阳带的那些修士能干?”

杨夕真不知道了:“那怎办?”

薛无间心中现在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白允浪可真是个能人!

最终薛兵主打发了二人,道:“交给我吧。”

当夜,驻扎营地的俘虏们,因为看守不利,造成了俘虏叛逃。释少阳带回来的千多个俘虏,集体驾船逃走。一同叛逃的还有一千多个俘虏。

然而他们的船刚开出二三里,便忽然爆炸沉海。

那一段海岸,恰好是杨夕带人巡防。

杨夕沉默的看着海中扑腾的幸存者,最终没有允许任何一个人上岸。

杨夕对着自己水中的倒影,用手一戳,脸就碎了,剩下一圈波纹。悠悠的荡开。

“你个自作聪明的,学着点吧!”

剩下的两万多人,于第二日清晨开拔。

离开炼尸门所在海岛,回到死狱众人最初登陆的岩洞。接上当初留在此地的凡人,以及巨帆城居民。

向北挺进,遇到蓬莱系修士的营地,就一路踹过去。但始终保持大军在移动之中。毕竟像炼尸门那么大的营地,到底是很少的。

期间,又经历了三次死狱凶徒暴动,连杀带叛,死狱出来时的两万凶徒,锐减至一万三千。

释少阳手下,基本无减员。

巨帆城逃难人士,由三千减至两千三。多是藏匿起来,不愿再冒生死的危险了。

一路疯狂的战斗,堪称大逃杀一般。人困马乏,终于迎来了约定好的第三日子时。

值得一提的是,期间杨夕翻过自己的昆仑玉牌,发现了“昆仑我最大”发来的信息。

杨夕觉得这人挺逗,顺手回了一句:

“没见过吧?傻了吧?开辟新天地了吧!长不长见识?”

然后丢开了……

喜欢修真-师姐的剑请大家收藏:(www。cdxsw。org)修真-师姐的剑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