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风云乍起三(第1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经世门所在,名曰问仙山。是整个大陆上,唯一允许凡人登游的仙山。每日里来问仙的百姓,从山脚一直绵延到经世门外门。常有凡人高士,在经世门大殿出入往来,与门内仙家弟子交游论道。

经世门也是如今大陆上唯一还使用着凡人杂役的门派,在经世门做杂役没有工钱可领,但可以读经世门的藏书。若能在研究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甚至可升任外门执事。经世门历史上,由凡人升任外门执事,给修士讲授如何修仙叩道的先例,有数百之多。

深山密林之处,有寒潭飞瀑。瀑布倒挂于悬崖之上,七块突兀的岩石把水流分开成八股,任岁月如何冲刷,其格局岿然不动。

而此刻,这些大石上盘膝坐着七个头戴玉冠,身穿蓝缎滚边雪白法袍,背后绣星斗图案的身影,似在谋事。

“邓远之是个人才,真没想到,他要亲手了结魔尊,用的竟是这般刚烈手段。”

“只是可惜了魔道万年的传承……”

“不可惜。至少他证明了一件事,五代昆仑墓葬里承袭来的成果,跟算师门地宫里封印的,五代昆仑末世掌门留下的信息合起来,的确能接近天道。”

“嗯,那位掌门人被天雷追劈不是偶然。”

“邓远之还回得来吗?”

“必然能吧,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三年五载,十年八年,死上个百八十回,总能赶上一次狗屎运,让他没有被吃掉,修成个强一点的魔,然后跑出魔域。对了,轮回池那边怎样?”

“还在禁地里。已经闪了三次。”

“这么快,就死了三回了?”

“我其实有点担心,十年八年之后,魔域里走出几百个带着记忆,自称邓远之的家伙来,其实都是吃过他。”

“哈哈,吞噬而得的智力毕竟有限,不怕,叫他写个时文。”

“他不回经世门又如何?”

“不回经世门,他又能去哪儿呢?普天之下,也只有经世门还容得下他。”

“也是。”

“说到这儿,我上次的提议,各位觉得如何?”

谈起魔尊陨落都云淡风轻的几位经世星君,这时候却忽然陷入一片沉默。半晌,瑶光星君道:“玉衡……”

玉衡星君是一个年轻男子面貌,生得眉眼英俊,以至于有些锐气逼人的修士。说话间掌中握着一柄玉骨折扇,目光望得极远:

“我经世门想培养出一个,能把天机记在心间,却又不至于彻悟天道的重心弟子,尚不知要百八十年。百年光景,沧海都桑田了几回,谁人能知天下变化?不若趁现在,择一人去智。”

瑶光星君是个老头子模样,年纪也的确是在场的最长。闻言沉默片刻:“可那也不用是你,往大里说经世门培养个星君难道就很容易?往小里说,你结婴才不过百年,大好前途……”

玉衡星君低头笑一笑,叹了口气:“瑶光师兄,你知道我最合适。经世门上下只有我一个灵修,我活得长啊。”

英俊锐气的玉衡星君站起来,不太在意地摆摆手:“到时候,就让我像禁地里的前辈们一样睡着就好,我也想看看十万年之后的大陆……”

并不等众人继续劝说,便从悬崖飞瀑之上,飘然落了下去。

留下七星台上剩余的五人神色寂然。

经世门的禁地,外人无从知晓,甚至经世门内除了七位星君之外的弟子都不知道里面存了什么。擅入者,杀无赦。

这是管理松散的经世门门规中,唯一一条杀无赦的重罪。

那里面,躺着经世门几百位,因为各种理由而被封禁起来的先贤……

等待着经世门再次需要他们的时候,才会被唤醒。

经世门能独从仙凡分立的年代延续道统至今,成为整个大陆当之无愧的最悠久的门派,靠得就是这些自愿沉睡的先辈们。和甘心效仿先辈的,诸如玉衡星君这般的后来人。

忽然一名弟子从山下飞上来,远远的落在悬崖之上,瀑布之外。单膝行了一个跪礼。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