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谭文靖豁然开朗。
谭家之所以乱成这样,是因为他比高胜寒还要差得多,差出十万八千里。重点的是,所有人都知道。谭家的仆人知道,谭家的仇人知道,谭家的自己人也知道。
谭文靖本是被养来下崽儿用的小儿子,没有那个当家主的本事。
他好糊弄,好欺负,好应付。
他们,不怕他。
只是像高胜寒那样严厉,对于他谭文靖,都是不够的。
谭文靖连夜回到谭家,当天打死了三十几个企图糊弄、欺负、应付他的仆人。然后把一家子闹分家闹得最凶的一支谭氏族人,拉到祠堂上在所有人面前打到后半生不能自理。
谭文靖不去分辨,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脑子不够,分辨不出来。谭文靖也不去解释,为什么自己要这么做,这些人犯了什么过错,谭家乱到这个份上,几乎揪出来一个就不冤枉,只有下手轻重之别。
谭文靖开了谭氏宝库,把最珍贵的,他爹他爷爷他太爷爷都舍不得动的那些宝贝都武装到了身上。
然后谭文靖开始观察,这个家里还有谁不怕他。
不怕他的那些人,他把其中一部分明着反抗他的弄死了,把另一部分暗地里搞事,而他又搞不过的人,都给送去了昆仑进修。于是留在谭家的人,就都是怕他的人了。
短短几天之内,谭文靖展现出来的斗争手腕,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那些本来都打算改换门庭的门人客卿,又纷纷观望起来,甚至来向谭文靖示好。
只有谭文靖自己知道,其实他依然是个不会算账,不懂人心,连追姑娘都不会说话的二逼青年。
但是,谭家稳住了。
而那些送去昆仑的人,又给了谭家那群狼崽子新的盼头,他们都觉得是那些人比较有出息,才会被送去昆仑。新家主比老家主跟昆仑的关系更密切,是能给他们的前途铺路的。
所以谭文靖会不会算账,懂不懂人情世故也都变得不重要了。
尽管现在幽州提起谭氏这位新的家主,都会说一句,牲口脾性,但是谭家的狼崽子们发自内心地觉得谭文靖这个家主当得好!
所谓,胡萝卜加大棒,就这么简单。
谭文靖转头就把自己也第二次送上了昆仑,跟着邢铭。
一来他是从心底里服了,二来是只要他天天跟着昆仑战部首座晃,哪怕邢铭看都不看他一眼,但家里那帮姓谭的能看见就行了。这会让他们更怕他,觉得他有昆仑战部撑腰,也会让他们更爱他,觉得他能给他们无限前途。
一场家族之乱,谭文靖这个宝宝没长出什么出息,但他到底也还是在荆棘丛中流着鲜血长大了。
所以当谭文靖看见景中秀身为逍遥王府的独子,总有一天要继承偌大家业,而家中区区一个跟车的仆人都敢扯着他爹的虎皮做大旗,训他两句的时候。谭文靖就觉得,景中秀的前路上也乌云盖顶了。
都说同理心是人类善良的起点。看见景中秀的处境,谭欠捅同学难得地善良了。
可此时此刻的景中秀却并不能懂。
他穿着品味不咋地的土豪法袍,挠着头道:“逍遥王府规矩是重,父亲并不许我摆架子。母亲掌家,平日里驭下也十分温和。就管我管得严,有时候我也不太爱回来……”
谭文靖差点被景中秀给噎死。
觉得这景小王爷平日里看着像个人精,结果跟他说话完全是鸡同鸭讲。
杨夕坐在窗边看着眼前的一幕,对谭文靖频繁地挤眼睛,视而不见地装傻。
她知道谭文靖想跟景中秀说什么,她是那种环境里豁出来的小驴子,她懂得那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对此,她跟谭文靖有不同的看法。
也许就是因为景中秀与生俱来的怂,使他与这世界上所有的权贵都格外不一样。一个会趴在地上,被一个小丫鬟骑在头上欺负的王爷,在旁人听来简直是说笑话。一个会把自己的婢女、小厮全都赶回家,把车架清空出来半途捡同门的世子,那更是听都没听说过。
也许的确是小王爷的怂,惯得逍遥王府的门人变得不恭甚至怠慢。但怂怂的景小王爷,才是杨夕的朋友。
就在杨夕这样想着的时候,低调而奢华的马车终于驶进了逍遥王府的后门。
喜欢修真-师姐的剑请大家收藏:(www。cdxsw。org)修真-师姐的剑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