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心一意(第1页)

春和堂外。

李佑站在玉阶上,听着殿内的动静,虽然辨不出内容,但能确定是宋羡在说话。

他就知道宋羡能抓住时机,虽然第一次面圣,该做什么却清清楚楚,半点不含糊,杜琢虽然老练也精明,与宋羡比起来也要落于下乘。

他与恩师一直有书信往来,镇州的事他也清楚几分,他曾打探过恩师,要不要辅佐宋羡。

恩师说,不必要。

他也有些惊讶,宋羡年纪轻轻,居然用不着旁人点拨?到了这样的地步?

李佑握着腰间的剑柄,威视着周围,一双肃穆的眼睛中一闪柔和,想到宋羡就不难思量到陈家村。

他虽然知晓陈家村的变化,但心中总有些挂念,想要亲眼去看看。

这次的事,看起来是宋羡和杜琢发现了蹊跷,仔细想想就知道,这其中还有一个陈家村。

如果不是陈家村与杜绎周旋,稳住了嘉慧郡主,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

陈家村那个小姑娘谢良辰,极为聪明的,他那个小师弟不知道长多高了,又学到了些什么?

李佑在外面思量,大殿里依旧回荡着宋羡的声音。

宋羡道:“若广阳王在世,定然不会允许有人借着他的名号任意妄为,否则宋旻和杜三爷都该无罪。”

还从来没有人在皇帝面前这样提及广阳王,广阳王劳苦功高,当年先皇和皇帝征战时,多亏有广阳王筹措粮草,大齐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到现在依旧经常提及那些事。

先皇也称赞广阳王乃是当世“人杰”,没想到这样一个人,最终落得战死的结果,满门上下没有留下一个活口,着实太过惨烈。

皇上让人寻到广阳王族中人封赏的时候,也算获得了一丝慰藉。

广阳王的牌位供奉在宗庙外,静静地陪着先皇,每年皇上都要去烧一炷香,让人祭奠一番。

皇上对广阳王如此,眼下这案子涉及到了广阳王唯一的后人,就连旁边的杜琢都没料到宋羡会如此直言不讳。

宋羡接着道:“嘉慧郡主极其父亲不过就是广阳王族中旁支,若是能配得上广阳王爷的德行也就罢了,却不想她心狠手辣,怎好让一个不相干的人,强行令广阳王爷蒙羞?

所以微臣觉得这不合适。”

宋羡说完,该轮到杜琢接话,杜琢却一时愣住了,纵他肚子里有千般谋算,但着实宋羡将这话茬抬得太高,他就算踮脚也够不太着。

本想着乘船慢慢渡河,没想到被宋羡一杆子捅进江河中,只能奋力挣扎求生。

不能与这人一同征战,否则定然凶险至极,杜琢心中骂了一句,硬着头皮道:“皇上,宋指挥使所说也是微臣所想。”

宋羡接着道:“嘉慧郡主真心想要八州百姓脱离前朝人掌控,可以明着禀奏皇上,大齐之前北疆战乱,没有更多的兵力和军备,朝廷暂时没有用兵,并非舍弃了八州子民。

嘉慧郡主暗中培养死士,离间戍边将领,是想要借此达到什么目的?是不信任大齐朝廷,还是想要影响朝廷和皇上的决策?

嘉慧郡主难不成将八州之地当成自己的囊中之物?培养眼线行刺杀之事,一心算计旁人实乃奸佞行径,不声不响中不知要掀起多大风雨。”

杜琢也道:“战场上真刀真枪尚能让人看清楚,背地里的暗箭着实难防,微臣现在想想仍觉后怕,若是嘉慧郡主此次安然无恙,微臣无论去哪里都要多带家将,免得被人算计。”

皇帝听到这里终于抬起眼睛道:“两位爱卿所言甚有道理,朕也是私心作祟,不愿广阳王一脉如此凄凉。”

“皇上,”宋羡道,“微臣等知晓皇上与广阳王爷的君臣情义,若是有真正的广阳王血脉在,又能担得起广阳王爷的名声,微臣愿归在其麾下,一心一意助她夺回丢失的八州,哪怕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杜琢躬身:“微臣如是。”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