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回到养心殿东耳房,我拿出纸卷,原来是那拉皇后抄写七阿哥薨世时乾隆所下的圣旨,有一行话被她用红笔圈起来,我拿到窗前一看,见上面写:复念朕即位以来,敬天勤民,心殷继述,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而嫡嗣再殇,推求其故,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岂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庆,必欲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过耶。此朕悲悼之余,寻思所及,一并谕王大臣等知之。
这则诏书我看过,当时并不觉得有何不妥,见皇后特在‘必欲以嫡子承统’,及‘此乃朕过耶’下面重重勾画两笔。我觉得乾隆当时下这份谕旨的时候,只是感慨立元后嫡子为储君只是一种奢望,何况那时候孝贤皇后还在世,根本没有针对那拉皇后的意思,想是她多心了。怪不得她在南巡的时候,不停含叨什么圣母皇太后、母后皇太后。皇后在我告辞时把这则卷纸交给我,还是始终放不下她百年之后的事,其实身前事尚且顾不了,何必对身后的事儿而太过在乎。
六月二十一,随乾隆起驾圆明园。
七月初八,起驾热河,原本想去翊坤宫,再看看皇后,因乾隆临时决定从圆明园起程,才不得不做罢。
可刚到热河,乾隆就收到奏报,皇后于七月十四未时三刻崩逝。皇后在位十五年,是清朝入关百余年来,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后,也曾是后宫最尊贵无比的女人,却在孤独与寂寞中走完了她最后的人生。都说盖棺论定,可是她的一生却要如何定论。
原以为乾隆一定会从木兰围场赶回来为皇后奔丧,皇后生前纵有千般不是,到底陪她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可事情出乎我意料,正像那拉皇后所说,乾隆对她是冷酷无情的。他只打发十二阿哥永璂回京奔丧,随永璂一起回京的还有乾隆一道圣旨,“据留京办事王大臣奏,皇后于本月十四日未时薨逝。皇后自册立以来尚无失德。去年春,朕恭奉皇太后巡幸江浙,正承欢洽幸之时,皇后性忽改常,于皇太后前不能恪尽孝道。比至杭州,则举动尤乖正理,迹类疯迷,因令先程回京,在宫调摄。经今一载余,病势日剧,逐尔奄逝。此实皇后福分浅薄,不能仰承圣母慈眷,长受朕恩礼所致。若论其行事乖违,予以废黜亦理所当然。朕仍存其名号,已为格外优容,但饰终典礼不便复循孝贤皇后大事办理,所有丧仪止可照皇贵妃例行,交内务府大臣承办。着此宣谕中外知之。钦此。”。
孝贤皇后崩逝的时候,排场之大自不用说,单因为丧礼上大阿哥、三阿哥未显露出应有的悲伤之情,先后被乾隆责骂而忧郁成疾,早早过逝。而今那拉皇后即受坤宁之礼,也是众皇子嫡母,乾隆却带着皇子们狩猎开心,致相伴三十余年的嫡妻不顾,乾隆的冷酷与无情的确让人看着寒心。
我劝乾隆,丧仪只是一个形式,皇后不在了,如何做不过给天下人看罢了,何必让人觉得皇帝寡情薄义。
乾隆冷着脸道:“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朕今儿若厚葬于她,她之前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岂不是落人于笑柄。倘若不是朕事先察觉不对,这会儿躺在棺材里的说不定是朕。她对朕有谋害、诅咒之心,朕没有重罪于她,已算是心慈面软了,也算还上了她数十年的陪伴之情。”
皇后是否有谋害乾隆之心,乾隆也只是猜测。乾隆一向最看重脸面,不想彻查,可是有些事情,查了才能有结果,不查,心里的怀疑永远觉得是真相。
庆妃悄悄跟我说,说是下旨按皇贵妃礼办事,其实远不是皇贵妃丧仪规格,甚至连嫔的规格都不如。清朝丧仪记载皇贵妃下葬,本应金丝楠木棺材,而皇后用的金棺竟是杉木,在宫中只有位份低的贵人、常在、答应去世,才用杉木棺材。而且皇后出殡抬棺的只有六十四人,与皇贵妃的几千人轮番抬,天差地别。
庆妃说她看到庄亲王允禄报丧奏折,同时附上丧葬费开支明细,共用二百两七钱九分七厘。奏折日期署的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
我一愣,皇后若是七月十四日未时薨,次日丧葬银子的数目就出来了,实在不合常理。庆妃悄悄告诉我,说听容嫔说,那拉氏六月下旬便殁了。当日移殡东直门外静安庄,不颁诏书,不成服。
难怪乾隆离京直接从圆明园走,而没有回宫。皇后崩逝,乾隆在京城,即便依照皇贵妃例行,乾隆也要缀朝五日,乾隆怎么肯。因此他密而不宣,等离开京城了,如何做就不必参照会典了。
可这些都只是猜测。或许是乾隆离京时,知道皇后时日无多,跟庄亲王议定皇后丧葬事宜。但乾隆在热河没有为皇后举办国丧、家丧,只命十二阿哥服丧十五天却是事实。
七月二十四日,御史李玉鸣奏,内务府办理皇后丧仪,其上坟满月。各衙门应有照例齐集之处。今并未闻有传知是否遗漏?
孝贤皇后百日祭时,乾隆因官员齐集多人未到,而大加申斥,而今即便继后以皇贵妃礼下葬,百官也该齐集,李玉鸣仅一问,乾隆便骂他实属丧心病狂,去年皇后一事,天下人所共知共闻,难道李玉鸣你不知道?今天拿会典说内务府办理不周全,其意思不过是按照皇贵妃之例,觉得不对。又不明说,故用隐诲之言,妄想干扰皇室家务,其居心狂妄致极。将李玉鸣革职拿问,发往伊犁。
皇后做了十五年的皇后,即便以皇贵妃礼下葬,也该有谥号,我大着胆子问乾隆,可想好皇后谥号为哪两个字?
乾隆冷默地答道:“无谥号,太庙、奉先殿、寿皇殿等皇室供奉先人之地,也不会有她的牌位及画像,她勾结朝臣,想夺朕的江山,剪发,诅咒朕和皇额娘早逝,这样的人岂配在爱新觉罗家有一席之地,朕可没有那样的善心,朕不废她,实为仁至义尽。”
身为金融分析师的兰亭暄一直是同事眼中的模范社畜加班狂人,直到有一天,卫东言亲眼看见,她单手就把对她动粗的初恋男友反掼倒地。卫东言在兰亭暄眼里一直是高不可...
一觉醒来,肤白貌美的温暖穿到了缺衣少食的七十年代,年代文中的同名女配。原文中的她,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得知即将要下乡当知青,她就设计嫁给了副团长顾青寒,婚后的两人聚少离多,相看两厌。作为炮灰女配,还是妯娌女主的对组照,因为妒忌女主,导致女主流产,最后众叛亲离,人人厌弃。 顾青寒调任在即,即将被派驻北城军区,温暖二话打不说,打包了行李,带着嗷嗷待哺的女儿跟着顾青寒随军北上。 军属大院来了个顾团长,还带来了娇滴滴的媳妇儿和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婴儿。家属大院看着新来的军嫂纷纷摇头,这细皮嫩肉的,能顶西北风刮吗?后来,家属大院的人每天都闻着顾团长家里飘来的肉香,纷纷流下了口水vip强推奖章肤白貌美的温暖穿到了一本年代文中,还是一个半岁大女婴的母亲。然而重男轻女的婆婆嫌弃她,自己的娘家也是吸血鬼,恰好孩子的爸爸调任在职,温暖为了摆脱现状,二话不说就带着孩子跟随北上。从此两人就过上了搭伙养娃的日子,在互相扶持的日子里,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从此一家人过上了平淡又幸福的生活。本文故事情节有趣,各色人物个性鲜明,人物之间的互动自然温替,通过生动的情节展现了七十年代的亲情友情爱情,是一本温替向的年代文,值得一读。内容标签甜文穿书正剧主角温暖,顾青寒┃配角乐乐┃其它一句话简介七零养娃日常立意努力奋斗...
木叶走出的修真者是斗勺精心创作的灵异,旧时光文学实时更新木叶走出的修真者最新章节并且提供无弹窗阅读,书友所发表的木叶走出的修真者评论,并不代表旧时光文学赞同或者支持木叶走出的修真者读者的观点。...
穿越成一个生母早逝继母算计,被亲爸扔到村里的炮灰。ampampbrampampgt 姜寻表示不慌,她向来以德服人。ampampbrampampgt 小偷别打了,我转行。ampampbrampampgt 混混别打了,我还钱。ampampbrampampgt ampampbrampampgt 人人皆知商界大佬秦慕枫冷漠...
刚刚买了人生第一套房的唐宁心情大好,看了一本小说,醒来莫名其妙穿越了,成了书里十八线外的配角,差点把她呕死开局就是天灾人祸,兵荒马乱,还有一贫如洗的家境,简直要命了,且看唐宁如何在夹缝中顽强求生,带...
三中转校来了个哑巴似的小女孩儿,永远穿着大一号的连帽卫衣和牛仔裤,一张小脸藏得严严实实。大家都以为她丑得吓人,哪成想一朝露了脸,却是个惊为天人的美人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