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百七十六章 水不近蜀(第2页)

“师兄,可有发现?”司空蟾问。

“确有些脉络……”

卢元清点点头,道出了一段历史与神话与修行交杂的秘闻。

话说楚国有个叫鳖灵的人,某天失足落水被淹死,尸首逆流而上,一直冲到郫。人们刚把他打捞起来,他便复活了。

望帝(就是死后变成杜鹃鸟咕咕那位)听说有这样的怪事,便把鳖灵叫来,谈得非常投机,让其做了蜀国丞相。

鳖灵带领人民治水,逐渐取得威望,望帝便把帝位禅让给他。

鳖灵接位后,号称丛帝,又称开明帝。后开明王朝迁都至蓉城,这便有了最早的城池雏形。

再后来,秦灭蜀,张仪对蓉城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据说张仪筑城时,屡颓不立,忽见有大龟周行旋走,巫觋言:依龟行处筑之。遂得坚立。

人们为了纪念张仪,在岷江边上建了一座张仪楼,百有余尺,临山瞰江。

而负责修建的人,叫公输班,也就是鲁班。

到了秦昭王时期,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蜀地始成天府之国,千年无水患。结果到了唐朝时,突然来了一场洪水,灌口决堤,毁田无数。

据道门典籍记载:当年公输班建好张仪楼后,在某隐秘处埋了一只挑担木人,两边担上各放了一粒稻粟,保持木人平衡,并留下一句话:木人不倒,水不近蜀。

而灌口发水那年,在水灾之前,蜀地先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灾,能找到的粮食都被吃掉了……

(晚上冇了……),!

皆为都江堰两千年未决口而骄傲,其实它也决过,但不是主体工程。

1933年,岷江上游的叠溪发生大地震,引起的山崩将岷江截断为大大小小的湖群。后来湖群溃决,排山倒海的洪水随江而下,浪头有几十丈高,直接冲毁了都江堰渠首枢纽。

再往远说,唐朝有一次水灾,灌口段也决堤损田,酿成大祸。

灌口是个镇,因位于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杜甫有一首诗《石犀行》,粗略记录了这次水灾。

“这诗怎么写的来着?”

小斋想了想,哦对。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

林思义等人不知道这首诗,他们返回道院后,向师长如实禀报。

随着张守阳、晁空图一批人退居幕后,现在是第三任住持,那个油滑的死胖子,风水、阵法大家——王若虚。

他是先天修为,连人仙都没到,但威望颇高。世间的阵法体系,几乎是他一人梳理重塑,天下修士都因此受益。

而且他性格圆滑,老于世故,将各方面处理的非常干净。当然他也清楚,自己大概是最后一任过渡,下一棒就要交到弟子们手里。

却说林思义交完任务,又独自来到后山,求见尊长。

对着卢元清、张守阳等几位神仙,他详细述说了自己的不适感,并向对方请教。

卢元清听完巴蜀之行的细枝末节,问道:“可知那鼠患因何而起?”

“不知,只是从青城山突然爆发,迅速蔓延乡里。”

“青城山乃修行重地,怎会爆发鼠患?”张守阳也问。

“我们去天师洞拜会,住持说那段时间正逢斋醮,青城山连设七天科仪,每日会赠送一百张符箓。”

林思义顿了顿,继续道:“青城山有道院加持的法阵,旁门左道皆不可入,邪祟之物亦不可入。所以百姓群涌而至,有十数万人,但并未发生变故。不过要说怪事,倒是有一件。”

“说来!”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