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百四十九章 喜讯(第1页)

皇帝满脸怒气,宫人们惊惧地低下头,内侍杜正轻轻地挥了挥手。

宫人这才如蒙大赦般退了出去。

杜正道:“天家消消气,眼下因为八州之地的胜仗,举国欢庆,高豫被押送进京之后,百姓们都山呼万岁呢。”

皇帝皱起眉头,杜正是在提醒他,在这样的时候不能对宋羡动怒,毕竟宋羡是功臣,这么快就平了八州,彻底摧毁了高氏王朝。

现在朝臣中有人开始上表请朝廷封赏宋羡和杜琢,自然也有奏折提及广阳王女儿没死的传言,请求朝廷查清此事。

杜正端了一杯茶放在皇帝面前。

皇帝压制着胸口的怒气:“宋羡信中请求朝廷彻查广阳王之事。”宋羡明明早就知晓,现在却假惺惺地装作这般模样。

高豫被押解进京,与高豫一同来京里的还有薛守贵。

听说这个薛守贵是宋家军翻遍了整个太原府才找到的。

薛守贵被高豫抓入大牢中,受过重刑,人已经奄奄一息,宋家家将寻了郎中好不容易才留下薛守贵的性命,又一路用马车将薛守贵妥妥帖帖地送入京中。

为了什么?

还用得着他来说吗?因为薛守贵知晓当年陈家村的人营救了广阳王郡主,高豫也正因为这桩事才在战时下令将一干武将入狱。

皇帝道:“宋羡早就将人证送入京城,所以他这封密信不是恳求朕查明实情,是催促朕为广阳王后辈正名。”

杜正也不知该如何劝说皇上,话虽这样说,皇上也不能因此惩戒宋羡,宋羡做没有错,领兵入八州之前,宋羡就说要擒拿高豫告慰广阳王……这些年皇上一直将广阳王挂在嘴边,为此还善待广阳王旁支的血脉。

现在有了广阳王郡主的消息,宋羡自然要如实禀告朝廷。

想要从这里面找到宋羡的错处斥责,还真的不容易。

尤其是现在,朝廷才拿下了蔡戎,蔡戎为大齐征战多年,被封为节度使戍边北疆,虽然因为勾结辽人被抓,但大齐其余节度使不免因此自危,恐怕朝廷是忌惮蔡戎手握重兵,故意寻了借口惩治蔡戎。

宋羡才立下大功,若是朝廷不奖反罚,必然引起朝廷动荡。

杜正想到这里轻声道:“日子还长着,天家也不急于一时,听说八州之地比大齐最偏远之处还要贫瘠,户部连续半个月都在调拨赈灾粮,但这赈灾粮也只能解燃眉之急,真的想要这些地方有些起色,就算风调雨顺,至少也需要三五年时间。”

也就是说,三五年之内,宋羡反而会受制于八州之地。

杜正道:“宋将军会受封指挥使,都是因为他一心为百姓着想,现在八州百姓需要大齐朝廷,期望宋将军能够不辱皇命,将八州治理的如同镇州、赵州般。”

“等到八州有了起色,皇上可将宋将军另外拔擢重用,让宋将军带兵离开八州之地,去往西关或是南疆,大齐不少地方都需要宋将军这样的官员。”

皇帝不是没想过这些,杜正的话刚好搔到他的痒处,许多事现在解决会引起轩然大波,等过阵子,朝廷上下的目光从八州之地和宋羡军功上挪开目光,再暗地里将一切抚平。

皇帝淡淡地道:“朕本很看重宋羡,希望宋羡能一心一意为朕做事,哪知他竟然还惦念着广阳王。”

杜正道:“由此可见,此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

宋羡是一桩,还有另一桩。皇帝道:“派去镇州的人还没回来?”

杜正道:“还没有。”

现在皇帝最想要看到的就是陈家村的谢氏,广阳王的外孙女。

皇帝道:“听说就是她带着镇州村民运送军备去忻州,大齐打赢了辽人之后,她和她父亲谢绍元就带着镇州村民离开了代州。”

这样的举动确实有些像广阳王,不知她是故意仿效广阳王,还是确实有几分本事?这些广阳王的人藏在陈家村那么久,又是在谋算些什么?

皇帝露出一抹冷笑,广阳王早就死了,光凭一个外孙女还能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