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3章 笨一点的女人男人更喜欢求月票(第1页)

带赵静语一起来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进门就直接把赵静语抛到一边,自顾自的去跟那些富豪攀关系了,事实证明,男人在财富跟女人之间,往往会优先选择前者。

赵静语对这种状况似乎也见怪不怪,自顾自的端了一杯酒,开始寻找今晚的目标,忽然,赵静语的目光落在了坐在角落的秦浩身上,眼神里透着一丝惊奇。

“嗨,美女,是

“算是吧。”

角落里,秦浩饶有兴致的看着,逐渐聊得越来越投缘的二人。

“原来梁正贤跟赵静语是这么认识的,有意思。”

就在此时,秦毅忽然找到秦浩:“不是跟你说了别乱跑嘛,害我找半天。”

说着,就拉着秦浩来到一对父女面前。

“这是你李叔叔,这是他的独生女李美兰。”

这对父女也在同时打量着秦浩,李美兰是越看越喜欢,李锴也不住的点头,夸赞道。

“阿浩这是越来越精神了。”

“哪里哪里,倒是李叔叔越活越年轻了。”秦浩淡淡的回了一句。

秦毅一个劲的给秦浩使眼色,李锴却并没有因为秦浩的态度生气,反倒是觉得年轻人不卑不亢很有气度,对秦浩就更满意了。

李锴原本打算看看女儿的想法,结果李美兰已经迫不及待的对秦浩伸出手。

“你好,我叫李美兰,一直在美国生活,刚回来,明天能带我转转吗?”

得,这想法也太明显了,李锴只觉得好不容易养大的白菜,这下要被猪拱了。

秦浩却摊开手道:“抱歉,我明天就要回内地,可能没办法陪你逛香江了。”

秦毅跟李锴的脸色都变得很难看,秦毅尴尬的准备打圆场:“咳咳,那个阿浩,其实也不用那么着急,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就在香江多待几天,内地的生意也不急在这一两天的。”

秦浩压根不理会秦毅,而是对李锴道:“不好意思李叔叔,我在内地的事业才刚刚起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留在内地,甚至不排除在内地定居,所以,也只能辜负您的好意了。”

李锴皮笑肉不笑的看了秦毅一眼,然后拉着李美兰扬长而去。

秦毅被晾在原地,气得胡子都快竖起来了。

“你疯了吗?李家就这么一个女儿。”

秦浩没好气的道:“但您不止一个儿子,这样的好事,我想您的小儿子跟他母亲应该很乐意吧?”

说完秦浩转身就走,压根不理会已经气得直哆嗦的秦毅。

这边的动静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赵静语好奇的询问梁正贤:“那不是秦氏集团的秦总吗?在他身边的那位是?”

一提起秦浩,梁正贤就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的道:“秦毅那个不学无术,只会天酒地的大儿子,他妈早死了,每两年他爸就娶了后妈,生了个弟弟,这秦氏集团早晚得是他弟弟的。”

原本梁正贤以为这样贬低一番,赵静语会对秦浩完全失去兴趣,然而赵静语嘴角却扬起一抹笑意。

“赵小姐,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是不是可以说,我们很有缘呢?”

秦浩径直走到二人面前,完全无视梁正贤,冲赵静语笑着说道。

“也许是冤家路窄呢?昨天秦先生的朋友可是撞坏了我的行李箱呢。”赵静语妩媚的一撩长发,风情万种的道。

秦浩淡然一笑:“当然,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赔你一个全新的。”

“可是,我那个行李箱很难买呢,不知道秦先生方不方便陪我一起选?”赵静语缓缓倾斜高脚杯,跟秦浩手里握着的酒杯碰了一下,语气暧昧的说道。

这下梁正贤彻底看不下去,这妞可是他先看上的,倒不是说他有多喜欢赵静语,而是如果被秦浩当众撬走妹子,以后他的脸还往哪搁?

“秦大少,刚刚那是李家大小姐吧?你爸还真是替你考虑得周到,入赘李家的话,即便是他把家业交给你弟弟,以后你就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