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53章 形意五行拳(第2页)

秦浩心中一动,宫宝森也就是“一代宗师”里宫二的父亲。

“晚上回去好好准备准备,东北那边儿可比咱们这冷,多带点衣裤什么的。”

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线来讲,1936年宫二只是定了亲,并没有成亲,大概率不会超过十八岁,也就是说这会儿宫二应该刚刚出生不久。

一股浓郁的中药味扑面而来,别说,这药揉开之后,之前那种刺痛感消退了不少。

薛癫表面上不动声色,暗地里却是将右手藏在身后,不住的发抖,刚才那一下,简直就跟砸在铁板上一样。

“这样吧,师兄也不占你便宜,回头我教你八卦掌,你教我拳击术。”薛癫满脸兴奋的道。

李存义敏锐察觉到,他在挥拳时,是两种不同的发力方式同时在进行,一种是肌肉的力量一种是筋骨的力量。

“砰!”

说出去都没人敢相信,可是这一切就真实的在眼前发生了,薛癫习武多年,又有李存义这样的名师指点,平日里也没少带他见世面,这点眼力他还是有的。

两个人的拳头没有任何防护,就这么直接碰撞在一起,在空中发出一声闷响。

秦浩只觉得拳头就像是砸在了一块坚硬的石头上,一阵酥麻感迅速爬满手背,指骨关节跟掌骨关节已经明显红肿。

终于,等秦浩停下了演练,薛癫再也压抑不住,兴奋的道:“师弟,咱们过过手吧。”

要知道,清末民初这段时期,民间高手层出不穷,很多人还都是靠开武馆收徒吃饭的,谁的名气大谁就能收到更多的徒弟,这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事情。

薛癫一身短打装束,在原地热了热身,摇头晃脑的对秦浩道:“我也用形意五行拳来跟你对练,用其他招式算我输。”

一开始,薛癫还有些偷偷摸摸的,专门趁着李存义不在的时候向秦浩请教,后来李存义发现了却并没有阻止,他就知道师父是支持他学拳击的,也就开始大大方方的练了起来。

秦浩也没办法说清楚,毕竟他只是个挂逼而已,又不是真的武学奇才,只能把自己的一些感悟讲给薛癫听。

一开始,秦浩在同时使用这两种发力方式时,明显没有达到1+1=2的效果,可是随着他的不断演练,他挥拳的力量明显大了许多,力与劲真的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

秦浩暗自好笑,看来自己这位师兄还真是个武痴。

秦浩一想也是,反正他年纪还小,送些贵重物件没必要,人家也不一定喜欢,再说他的字也绝对拿得出手。

他很清楚,秦浩不是在胡闹,他是真正在把形意五行拳跟拳击的特点相结合。

“好架子。”薛癫赞了一声,手上动作却是一点不客气,直接一个顺步炮拳直取秦浩面门。

薛癫的招式跟老爷子的半步崩拳不太一样,发力时间更短,更加隐秘,整个人就像是一杆标枪朝着秦浩肋部扎去。

不过有一点让薛癫十分困扰,自从学了拳击之后,他就不自觉的改变了发力方式。

“他这是在自创一套拳法吗?”

别说,在经过系统性的拳击训练之后,薛癫的肌肉力量有了显著提升,按照秦浩目测,薛癫全力一拳击出的力量应该已经超过了两百公斤,达到了重量级拳王的水平。

薛癫的拳头打在秦浩手掌上力道被卸掉了一半,虽然震得秦浩左手微微发麻但并没有造成实质性伤害,而秦浩右手的拳头已经结合钻拳的劲力直扑薛癫右侧脸颊。

对此,李存义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让他多向秦浩请教。

薛癫学得也很快,所谓一法通万法,功夫练到薛癫这个地步,只要把发力方式讲透了,其实没什么难度,而且拳击本身就是很直接的搏击术,没那么多讲究,就是如何快速击倒敌人。

这可不是说,在出拳的时候使用拳击的招数再加上形意拳的发力方式这么简单的。

趁着李存义离开的间隙,薛癫低声对秦浩道:“师弟,你那拳击术能不能也教我两招?”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