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28章 开学典礼(第1页)

贞观三年8月的

田垄上汉子们卖力的挥动着锄头,炎炎烈日,汗水不断从他们皮肤渗出、洒落,但这些汉子脸上却完全没有痛苦的神色。

锄头刨开泥土,那一颗颗圆溜溜,黄澄澄的球形物体,是那样惹人怜爱,对于他们这些外乡人来说,这些土豆不仅仅是粮食,还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时隔两个月,由灾民开垦的荒地也终于产出了

“大伙都好好干,爵爷说了,这荒地的产出,一半交给庄上,另外一半都是咱们自己的,有了这些粮食,咱们就能在这里安家嘞。”

“是啊,咱们碰到活菩萨嘞,租子只收一半,地种三年就是自己的了,往后租子还能再少两成,干上几年,再说个媳妇儿,那日子美滴很。”

“哈哈,张阿牛这才刚吃上几天饱饭,你就想着娶婆姨嘞。”

“咋,你不想?”

此时,一个身材魁梧,器宇不凡的男子正在另一边的山坡上看着这一幕。

“杜爱卿你觉得秦县男这里如何?”

杜如晦虽然对秦浩有些忌惮,但此时也不由赞道:“生机盎然,实在难以想象,两个月前这里还是灾民遍地的景象。”

李世民满意的捋了捋胡须:“嗯,秦爱卿有治世之才。”

“可惜,这俩师兄弟好像对官爵并不是很上心啊。”

这也是最让李世民郁闷的事,作为一个把成就千古一帝当做毕生追求的人,李世民对自己是有要求的,要想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文治武功都得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才行。

李世民也很清楚,靠他一个人要想治理偌大的大唐帝国,肯定是不太现实的,他需要帮手,特别是像秦浩跟云烨这种,不出自世家大族的人才。

可是不论是云烨也好,还是秦浩也好,对朝堂事务始终不是很上心,基本李世民不找他们问计,他们都懒得去皇宫,也只有每个月一次的大朝会上才露个脸。

这不免让李世民产生一种挫败感,难道是自己还不够贤明,不足以让这样的英才真心归附?

就在李世民愣神之际,秦浩也已经收到李世民来的消息,庄户们并不知道李世民的真实身份,只知道这是能让爵爷都十分尊重的贵客,从他们一进庄子就有人去禀报了。

“陛下。”

秦浩正要行礼就被李世民扶住了胳膊:“今日朕微服出宫,秦爱卿就不用多礼了。”

“诺。”

李世民拉着秦浩来到山坡上,指了指正在刨土豆的灾民们。

“秦爱卿,这些灾民你打算怎么安置啊?”

秦浩正色道:“此事自然是要听从朝廷的安排,若是朝廷想让他们回归原籍,臣便将这些耕地折算成银钱给他们当做回家的路费,若是朝廷不强求,那就随他们的意愿,愿意留下的就报请万年县安排落籍。”

“我看,这些人应该都会选择留下来吧?”李世民不动声色的道。

秦浩并没有接过话茬,而是看向那些灾民,感慨的道。

“故土难离,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呢。”

李世民闻言也是不胜唏嘘:“是啊,老百姓最宝贝的就是地,朕已经让他们失去一次土地了,不能让他们再失去一次。”

说完,一脸郑重的对着身后一众文臣道。

“自即日起,发布安民告示,灾民中若有想要返乡的,一律由官府发放路费,回到户籍地之后,官府负责发放种子,若是有无主耕地的,经官府统计过后,进行重新分配,若是灾民不愿返乡的,可自行选择落籍,任何人不得勉强!”

历朝历代,在自然灾害面前,人口对于朝廷来说,都是负担,可一旦灾害过后,人口就成了资源,各地官员在考核评级的时候,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户籍人口增涨,各地官府自然免不了打这些灾民的主意。

这可不像现代,各个城市需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提高福利待遇来吸引人口落户,古代往往都是一纸公文,灾民发回原籍,就不得不让这些备受摧残的灾民再一次踏上流亡之路。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