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八十三章 感慨(第2页)

“你是说吴老的事吧?你的结论跟吴老一样,这已经很厉害了。而且你又是吴老推荐过来,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任静天安慰道,于立飞刚来的时候,对古玩什么都不懂。可现在,他已经能凭着古玩方面的知识,帮公安局破案。跟他比起来,自己才最应该汗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也对。任哥,这件案子应该没有什么事了吧?”于立飞吸了一口烟,问。

“怎么会没你的事呢,现在总共才追回四件文物,不知道还有多少呢?你得帮我们鉴定,哪些才是我们需要的文物,一定要从文物贩子把这些国宝级文物追回来。当然,现阶段,你的事情确实不多。”任静天笑着说。

于立飞这几天很快就能专案组的人打成一片,看来年轻就是有好处,虽然于立飞有钱,可是他并不张扬。

就拿抽烟来说,于立飞以前基本上不抽烟,所以无论在哪里,抽的都是中华。可是到了专案组之后,他却把自己抽的烟降了好几个档次,换成二十元一包的。而且给每个人都送了一条,大家知道他有钱,也没有拒绝。要是于立飞真的拿中华来送,恐怕他们未必会要呢。

而晚上的宵夜,虽然也是于立飞私人出钱,可是他去买宵夜的时候,是亲历亲为。而且买回来之后,也没有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好像你们都吃了我的东西,就应该感谢我似的。反倒是经常问起,合不合口味,要是不行的话,他再出去买就是。

张少波经常笑话于立飞,让他一个身家过千万的老板,开着一百多万的车子去买宵夜,他们这些刑警的待遇,也实在太好了些。

吴文古是于立飞接来的,送他回去自然也是于立飞的任务。虽然于立飞有专门的司机,可是只有亲自去送,才显得对吴文古尊重。

“立飞,看来让你来公安局,还是没错的。你们专案组的人,对你都是竖大拇指呢。”吴文古上车之后,高兴的说。于立飞是他推荐过来的,他自然也要向专案组的人,了解于立飞的表现。

原本吴文古还有些担心,于立飞能不能适应专案组的工作。可是他听专案组的人介绍,于立飞已经真正成为专案组的一员。这让他非常高兴,从博物馆到公安局,于立飞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谢谢吴老,要不是你的推荐,我也不能进专案组。”于立飞谦逊的说。

“这说的哪里话,你要是没有本事,我会推荐你吗?”吴文古佯装嗔恼的说。

“吴老,你在陈村的工作,还要多久才结束?”于立飞问。百度搜索

“还早得很,考古哪有这么容易的?你送我回博物馆吧,我下午不去陈村了。”吴文古说道。

“好。”于立飞说道。

车子停在博物馆门口的时候,于立飞突然看到了苏微儿。她穿着一件白色长裙,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苏微儿也看到了于立飞的车子,她见车子停下,连忙走了过来。

“你要是不来,我得给你打电话了。”苏微儿巧笑倩兮的说,她的问题解决了。退还一部分的钱物,再加上一个警告处分,可以说无关痛痒。甚至她的工作都没有变,还是担任出纳。

“你的事情办好了没有?”于立飞问,他已经不在博物馆上班了,而且专案组经常加班,他虽然不负责破案,可是看到同事加班,他总不好提前回来吧?

“办好了,谢谢你。”苏微儿感激的说,要不是因为于立飞,恐怕她肯定不会再回博物馆工作。丢了工作事小,听到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心里才难受呢。现在她重回博物馆,而且还继续担任出纳,再也不会有人说那些怪话了。

“这有什么,只是举手之劳。”于立飞微笑着说。

喜欢古玩人生请大家收藏:(www。zuoyexs。com)古玩人生【左叶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

茗门世家由作者坐酌泠泠水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茗门世家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调教大明

调教大明

穿成大明开国烤鸡王爷,朱柏起初只有一个目标在这个牛人辈出的时代低调地苟活下去。结果一不小心,成了老朱身边的摄政王一不小心,捶死了奸臣首辅一不小心,当上了大明首富等等,他真的只想混日子啊,老朱说他比朱标更适合做皇帝是什么意思?!...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满级大佬穿成炮灰女配

小雪莲精谈墨眼看就要化形却被人摘走,转世投胎成谈家备受宠爱的小女儿。直到她发现,自己竟成了前世从师尊的世间镜中看到的那个悲催炮灰,被绿茶表妹当做嫁给魏刻礼...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我的力气每天增加一百斤

江石穿越了,进入到一个乱军四起,妖邪肆虐,普通人生活朝不保夕的王朝末年。不过所幸的是,他觉醒了一个天赋,每天都会增加100斤力气。就这样,他认真苟住,消磨度日,哪怕不通修炼之法,自身力量也在每日剧增。三年之后。江石看着眼前一位负剑凌空而来的无上剑客,捡起一颗小石子,随手一扔,宛如流星一样,将其当场击落。就这?就这?还说是高手?连我的一颗小石子都抵挡不住。江石说道。...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大宋:嘘,我真不是太子

1056年风不调,雨不顺,宋仁宗至今无子还大病一场,这一年狄青被免,包拯上任,苏轼父子三人刚刚抵京,司马光一年三份奏折请立太子,这一年赵时顶着一张跟宋仁宗一模一样的脸穿越而来。...